1 / 7
文档名称:

一些常被误读的古诗文句子.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些常被误读的古诗文句子.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8/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些常被误读的古诗文句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7-6-24 | 一些常被误读的古诗文句子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误读:我的生命是由时限的,但追求知识是无止境的。
这个句子出自于《庄子·养生主第三》,原文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本句的意思是: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会使人感到倦怠。
断章取义可能另有味道,但是庄子要告诉我等生灵的是: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强求。所以,你也不能强求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以苦作舟不倦追逐。
2、学而优则仕
误读:学****优秀的就去当官。
出自《论语·子张》。首先,它不是孔子所说。原文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即卜商,是孔子的学生。
优,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有两种解释:“饶也”、“倡也”。用现代语言来说,前者意即“有余”,后者意即“优伶”(演员)。显然,子夏语中的两个“优”用的都是前义。“优”确实也可解为“优秀、好”,而且这是现代最常用的意义,但在《说文解字》没有列出,表明此义在东汉以前尚未存在,或者说不常见。《康熙字典》的
“优”字条,有“余力”一解,并举“仕而优则学”为例。《论语》研究的权威学者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同样将“优”解为“有余力”,还作了句译:“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学****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3、床前明月光
误读:躺在床上,看见床前的月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古诗中,李白的这首乐府最为脍炙人口。但直接把“床”理解为“人睡的床”,就诗歌意境来看似乎落套了。
《辞海》给“床”注释有一项为“井上围栏”。《古乐府·淮南王篇》:“后栏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床”也就是这种意思。在李白另一首《长干行》中,有四句:“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看来也是绕着“井床”嬉戏了。
在冷落的秋夜,诗人看到井栏处洒落的月光,望着天上明月,满怀思乡之情。由井而及乡思,背井(故里)离乡嘛。何况,在唐代,人睡的一般叫“榻”,很少叫“床”,如王勃《滕王阁序》:“徐孺下陈蕃之榻”。
4、贫贱夫妻百事哀
误读:生活贫贱的夫妻,事事不称心。
元稹悼亡诗《遣悲怀》有三首,都为名篇。其一:“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贫困生活固然有诸多不顺心,然而,从诗中所说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可以看出诗人重在叙衷肠而不是说道理。夫妻死别人所不免,但回想当年贫贱相守,而今伊人已逝,真可谓一事一悲凄,百事皆哀感了。
5、横眉冷对千夫指
误读:横眉冷对敌人的指责与攻击。
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此诗作于1932年10月。领导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高度评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联,认为“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1931年2月4日,鲁迅《致李秉中》里说:“今幸无事,可释远念。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是说流言猛于虎。而当时鲁迅景况窘迫,“运交华盖”“、破帽遮颜”,似乎,“千夫”应该理解为“敌人”。
然而,我更倾向于将“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