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结对帮扶学习材料(一) (2).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结对帮扶学习材料(一) (2).doc

上传人:1656403**** 2021/9/1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结对帮扶学习材料(一)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已经走进小学数学课堂。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协作精神等方面实效显著,因此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中。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否保持兴趣、激情和旺盛的求知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教师恰到好处的评价可以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注入动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学过程是一种双边和多边活动,既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学生之间的互动。可见,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多么重要。但是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在几年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过思考与探索,我确立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不断丰富评价手段,提升评价标准。但是,要想充分发挥小组学习评价机制,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产生效力,真正实现学习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交往与沟通,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我发现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如何组织好小组合作成果的评价最为关键。在初期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我让同学组成合作小组,然后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要求小组同学讨论,然后让小组代表将讨论结果汇报。我最后对小组成果进行评价、打分。经过几次小组学习后,我发现代表小组发言的总是那几个同学,其他同学都不表态。后来,我留心观察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看到除少数同学认真准备外,不少学生无所事事,或者干着与小组学习无关的事情,甚至以小组活动为掩护开小差、说闲话。课下,我悄悄询问了一些同学的想法,他们说:反正老师只重视小组代表同学所说的内容,所以只要小组里有人能代表自己说出正确答案就行了,整个小组合作学习就算成功了,自己参与不参与也没关系。通过调查,我认识到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学习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怎样才能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目标,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验探究与交流,分享争论与成功,感受友谊和团结?如何让每个学生真正有所得、有收获?……面对这种状况,我又重新学习基础教育课改的理念,有意识地在听课、评课过程中获取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好策略、好方法,我也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是个别出现的,而是我国合作课堂上出现的普遍性的问题。通过学习、分析、对比,我认为要想获得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除了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等有效策略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评价机制。只要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施以恰当、系统的评价,就能调动每个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不仅关心他人在合作学习中的成就,而且还要关注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和努力程度,这时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切实有效的,才是名副其实的,才是有意义的。 那么,如何组织小组对合作成果的进行评价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评价形式一般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小组内成员互评以及自我评价的方式。以上评价方式,根据课堂的需要灵活运用适当调整。
我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评价,是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但是总体来说,我多采用课堂上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课下小组自评的方法。例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让学生分组合作,把一个正方形切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