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锚杆支护技术管理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锚杆支护技术管理规范.doc

上传人:stillstanding 2021/9/19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锚杆支护技术管理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锚杆支护技术治理标准



第一节? 总那么
??? 第1条 为使锚杆支护工程的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平安可靠、确保施工质量,促进锚杆支护技术健康开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2条 推行应用锚杆支护技术时,必须坚持科学态度,依托科技进步,高度注重锚杆支护的技术咨询题,积极推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
第3条 本标准是在大土河矿业投资所属矿井煤巷、半煤岩巷应用锚杆支护技术的经历进展总结的根底上,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公司今后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开展方向而制定的。
第4条 岩石巷道的锚杆支护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二节 质力学评估及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
第5条 煤巷围岩地质力学评估的内容包括现场地质条件和消费条件调查、煤巷围岩物理力学性质测定、围岩构造观测、地应力测量和锚杆拉拔力试验。煤巷围岩地质力学评估的详细内容见表1。
第6条 矿井开辟部署和采区划分合理安排煤巷围岩地质力学参数的测试。测点应具有代表性,应能最大程度地反映整个井田和采区的实际情况,并依照测试数据绘制矿井地应力分布图。
第7条 地质力学评估首先应确定评估区域,应考虑煤巷效劳期间妨碍支护系统的主要要素,锚杆支护设计应该限定在这个区域内。
第8条 围岩地质力学参数包括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围岩构造和围岩应力。
第9条? 原岩应力测量宜优先采纳应力解除法或水压致裂法。
第10条 支护设计所需的煤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可通过井下采取岩
第11条 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包括煤岩体的真密度、视密度、孔隙率、单轴抗拉强度、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内聚力、内摩擦角和水理性质等。
第12条 围岩构造测量应采纳煤巷外表观察、钻孔取芯测量和钻孔窥视等方法进展。构造面力学特性测试应在现场取样后在实验室进展试验。
第13条 煤巷围岩应进展锚杆拉拔力试验,试验方法参见附录A。锚杆拉拔力试验应在需支护的煤巷现场或类似条件的围岩中进展,每次不少于三组。
第14条 在一个地点获取的参数用于同一煤层的其它地点时,应进展充分的现场调研和分析、评估。
第15条 当煤巷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围岩构造和原岩应力条件发生明显变化时,应对地质力学参数进展重新测定。
第16条 应依照地质力学评估结果采纳合适本矿区的方法进展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
表1 地质力学评估内容
序号
参? 数
内? 容
1
煤层厚度
指被煤巷切割的煤层厚度
2
煤层倾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在井下直截了当测取,或由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给出
3
地质构造
煤巷四周地质构造的分布情况,由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给出
4
水文地质条件
煤巷涌水量,水对围岩物理力学性质的妨碍,由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给出
5
煤巷几何形状和尺寸
依照工作面回采需要确定,一般宜选用的几何形状为矩形和梯形
6
2倍左右煤巷宽度范围内顶底板岩层层数和厚度
由地质综合柱状图或钻孔材料确定
7
岩(煤)层物理力学参数
在井下原位测取,或在实验室内利用岩(煤)样测定
8
岩层的分层厚度
指分层厚度的平均值
9
各层节理裂隙间距
指沿构造面法线方向的平均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