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沈阳城市史.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沈阳城市史.doc

上传人:yzhfg888 2016/7/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沈阳城市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沈阳城市史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 °、 °E)。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全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名城。沈阳现辖九区一市三县,分别是和平、沈河、大东、皇姑、铁西、东陵、新城子、于洪、苏家屯 9 个区,新民 1 个县级市,辽中、康平、法库 3个县。下设 113 个行政街道,85个乡,55个镇。沈阳全市总面积逾 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 3495 平方公里,2013 年全市常住户籍人口 万人,市区户籍人口 728 万。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百强城市前十名, 并跻身国内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行列。沈阳这个城市的起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经过了风风雨雨。关于“沈阳’二字的来历,普遍认为是取”沈水(浑河)之阳”的意思。后来又认为是沈州和辽阳合并的结果。早在 7200 年以前原始新乐人就在此繁衍生息,继新乐文化以后又相继出现了偏堡子文化,高台山文化,新乐上层文化和青铜短剑文化。直到 1993 年发现的战国到汉魏时期的城墙遗址使沈阳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城址的观点得到了证实。后来,据有关专家推论,汉代辽东郡所属所属侯城县就就位于今天沈阳的老城区内, 城址的始建年代为公元前 300 年。后来,有高句丽政权统治。并经过了唐(盖州), 辽(沈州) ,金,元( 沈阳路) ,明(沈阳中卫)等时期的不断地发展,并成为清朝的“陪都”做了铺垫。清朝时期, 1625 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 并改建了城池,城内街道成井字形,中央为皇城,即今日看到的旧城区。 1634 年, 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 1644 年, 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一直为陪都,历来受清政府的重视。此时,沈阳市是全国另一个政治中心,其经济也开始发展。沈阳近代化进程始于 19 世纪末。光绪( 21 年)沈阳在大东门建立了盛京机器局,这是沈阳历史上第一家工业企业,标志着沈阳近代工业的出现。戊戌变法后沈阳近代化有了较快的发展,及东三省官银号之后,大清银行,交通银行相继在沈阳设立分局。这是沈阳金融业步入现代化的标志。 19世纪末 20世纪初,铁路、电话、电报等开始在沈阳出现,沈阳的经济功能日益突出。这使得沈阳城终于跻身于世界近代化的行列。清朝灭亡,有奉系军阀张作霖主政东北,于是沈阳城改名为奉天城,沈阳的近代化发展更加迅速了。 1 931 年日本侵占东北后,对沈阳进行大规模的重建,作了总体规划后,准备将沈阳建成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在工业区的建设上尤为突出,是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在日本全面占领的 14 年中, 集中建设了铁西工业区, 扩改建了东部的东塔工业区。沈阳市的发展经过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留下了独特的风格。沈阳现代城市的发展主要是在建国后,这是沈阳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经济中心。我国大力发展重工业,东北三省借此时机依赖于自己的自然资源--煤矿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前列,最终成为中国的重点工业基地,成为中国的“鲁尔区”。沈阳城市建设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1956 年对沈阳国家技术人员对沈阳城进行了重新的布局, 提出“由内向外、填空补实、逐步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工业区发展原则,改扩建原有两大工业区—大东和铁西工业区,新建北部的北陵工业区( 以飞机制造业为主), 在三个工业区周围建设成片工人新村。道路建设,提出“拓宽东西、打通南北”的方针。对外交通,确定沈阳铁路枢纽进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