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 49
目录
第一篇 实验动物学基本知识 2
第一章 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 2
第二章 实验动物的分类 2
第二篇 动物实验的相关知识 4
第一章 实验动物给药量的确定及计算方法 4
第一节 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4
第二节 动物间剂量换算 4
第三节 动物给药剂量的确定 5
第二章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5
第三章 生理溶液的配制 5
第四章 动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6
第五章 动物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6
第一节 有效数字及其误差的传递 6
第二节 实验数据的分类 6
第三节 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 7
第六章 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 7
第七章 药理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7
第八章 动物实验报告与论文的撰写及注意事项 8
第三篇 动物实验的常用实验技术 9
第一章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9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编号 9
第二节 动物的捉持和固定 9
第三节 常用动物的给药方法 9
第四节 动物的性别鉴定 10
第五节 动物处死方法 10
第二章 动物血液的采集方法 10
第一节 大鼠、小鼠的血液采集方法 10
第二节 家兔、豚鼠的血液采集方法 11
第三章 动物实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 11
第四章 动物尸检的方法 12
第五章 动物各种体液的采集方法 12
第四篇 实验讲义 13
实验一 大鼠、小鼠的实验基本操作练习 13
实验二 家兔血清转氨酶的测定 13
实验三 剂量的计算和大鼠、小鼠的采血练习 14
实验四 家兔血压的测定 14
实验五 大白鼠肾上腺和小白鼠卵巢摘除术 14
实验六 离体蛙心实验 15
实验七 药物的抗惊厥作用 15
实验八 药物的镇痛作用 17
实验九 奎尼丁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18
附表 19
表一 不同动物采血部位与采血量 19
表二 不同动物的最大安全采血量和最小致死采血量(ml) 19
表三 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表 19
表四 常用生理溶液的成分和配制 19
表五 常用非挥发性麻醉药的剂量 20
第一篇 实验动物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 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
一、实验动物的定义
实验动物是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科学实验的动物。
通常将用于实验的各种动物称为实验动物,包括实验动物、家畜(禽)和野生动物三大类。
二、实验动物学的基本内容
1、实验动物育种学:实验动物育种学主要研究实验动物遗传改良和遗传控制,以及野生动物和家畜的实验动物化。
2、实验动物医学:实验动物医学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它在生物医学领域里如何应用的科学。
3、比较医学:比较研究所有动物(包括人的)基本生命现象的异同。
4、实验动物生态学:研究实验动物生存的环境与条件,如动物房舍、动物设施、通风、温度、湿度、光照、噪声、笼具、饲料、饮水以及各种垫料等。
5、动物实验技术:研究动物实验时的各种操作技术和实验方法,也包括实验动物本身的饲养管理技术和各种监测技术等。
第二章 实验动物的分类
按微生物学标准分类:
㈠按国际标准分类:
按微生物控制的程度,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类:无菌动物、悉生动物、SPF动物和常规动物。
1、无菌动物( germfree animals, GF):机体内外均无任何寄生物(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采用当前的手段无法检出一切其他生命体,它是在全封闭无菌条件下饲养的动物(如隔离器)。
2、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s, GN):机体内带有已知微生物的动物,故又称已知菌动物,它是将已知菌植入动物体内,因植入的菌类数量不同可分为单菌动物、双菌动物、多菌动物。
这两类动物必须饲养于隔离环境(全封闭无菌条件下)饲养内,饲料、饮水、笼严格消毒,确保无菌。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必须齐全,满足无菌动物的需要,特别是维生素类营养物质。无菌动物和悉生动物适用于作一些特殊的研究试验,如病原研究、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研究、宿主与微生物之间关系研究、营养与代谢、抗肿瘤研究等。
3、SPF动物
SPF动物,即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s, SPF),它是机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但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是允许存在的,所以实际上就是指无传染病的健康动物。
S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