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诗经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
。
教学重点:
感知诗歌形式特点、分析诗歌艺术形象。
教学难点:
领悟诗歌丰富情感。
教学创意:
本教学设计是以导学一篇带动自学一篇的形式进行设计, 其中《关雎》导学,
《蒹葭》为自学。以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活动为抓手, 兼之以小组合作探究形式,
引导学生去发现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知道两千五百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都喜欢唱些什么歌谣吗?
《诗经》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 今天,《诗经》穿越了两三千年的岁月,
来到我们的面前,不仅是时间的悠久, 也有血脉的相连,让我们与祖先心灵相通,
去感知那个时代的心跳与脉搏吧!
二、美点寻踪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古老的恋曲,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诵
读三步曲”开启寻“美”之旅,发现《关雎》之美。
(屏显,生读。)
诵读三步曲:
初读正音,要读得字正腔圆,读出音韵美;
再读解意,要读得意味深长,读出意境美;
三读悟情,要读得情深意切,读出情感美。
(一)读出音韵美
。要求:①读准字音;②标出易误读的字词。
(生自由朗读,标注。)
交流发言:分享易误读的字词,提示同学。教师总结归纳,生齐读。
。要秋: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让学生从语气、语调、节奏、韵律、章法等方面,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与形式
美。
(屏显)
知识卡片 1 :
重章叠句,又叫“重章叠唱”或“重章叠咏”。是指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语言形式,往往形成回环往复,余味无穷的表达效果。《诗经》中多采用此种形式。
小结:初识《关雎》,让我们发现了它的音韵美!此时,不妨让我们高声诵
读,读出两字一顿的节奏来,读出回环往复的韵律来!
(二)读出意境美
过渡:浅层次的朗读带给我们雾里看花的美感, 深入解读文本, 希望同学们
能进入柳暗花明的境界。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层次的朗读活动。
,请以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完成!
(屏显任务。)
①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②交流疑难,概括内容。
(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师巡回与学生交流。)
交流展示,解决疑难词句。
明确:一个男子(君子)对女子(淑女)的追求。
,想象画面。
思考:你读出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