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计算机控制系统经典设计法.ppt

格式:ppt   大小:3,163KB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控制系统经典设计法.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9/25 文件大小:3.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控制系统经典设计法.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计算机控制系统》
依<全国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的教材大纲编写。
主编人:高金源 夏洁
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2
连续域—离散化设计
数字PID控制器设计
控制系统z平面设计性能指标要求
z平面根轨迹设计
w’变换及频率域设计
3
设计原理和步骤
实质是将数字控制器部分看成是一个整体,其输入和输出都是模拟量,因而可等效为连续传递函数De(s)。
A/D输出与输入关系:
系统低通且
采样频率较高
D/A的频率特性:
等效连续
传递函数
计算机实现算法D(z)的计算表示:
设计时常近似为:
图5-1计算机控制系统典型组成
4
连续域-离散化设计的步骤如下:
第1步:根据系统的性能,选择采样频率,并设计抗混叠前置滤波器。
第2步:考虑ZOH的相位滞后,根据系统的性能指标和连续域设计方法,设计数字控制算法等效传递函数Ddc(s)。
第3步:选择合适的离散化方法,将Ddc(s)离散化,获得脉冲传递函数D(z),使两者性能尽量等效。
第4步:检验计算机控制系统闭环性能。若满足指标要求,进行下一步;否则,重新进行设计。
改进设计的途径有:
选择更合适的离散化方法。
提高采样频率。
修正连续域设计,如增加稳定裕度指标等。
第5步:将D(z)变为数字算法,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
5
各种离散化方法
最常用的表征控制器特性的主要指标:
零极点个数;
系统的频带;
稳态增益;
相位及幅值裕度;
阶跃响应或脉冲响应形状;
频率响应特性。
等效离散
D(z)
D(s)
数值积分法
一阶向后差法
一阶向前差法
双线性变换法及修正双线性变换法
零极点匹配法
保持器等价法
z变换法(脉冲响应不变法)
离散化方法
6
1. 一阶向后差分法
(1)离散化公式
实质:将连续域中的微分
用一阶向后差分替换
做z变换,得
s与z之间的变换关系
比较
图5-3向后差分(矩形积分)法
7
1. 一阶向后差分法
(2)主要特性
① s平面与z平面映射关系
当=0 (s平面虚轴),s平面虚轴映射到z平面为该小圆的圆周。
当> 0(s右半平面),映射到z平面为上述小圆的外部。
当< 0(s左半平面),映射到z平面为上述小圆的内部。
②若D(s)稳定,则D(z)一定稳定
③变换前后,稳态增益不变。
④离散后控制器的时间响应与频率响应,与连续控制器相比有相当大的畸变。
图5-4 向后差分法的映射关系
(3) 应用
由于这种变换的映射关系畸变严重,变换精度较低。所以,工程应用受到限制,用得较少。
8
2. 一阶向前差分法
(1)离散化公式
实质:将连续域中的微分
用一阶向前差分替换
做z变换,得
s与z之间的变换关系
比较
图5-7 向前差分矩形积分法
9

(2)主要特性
① s平面与z平面映射关系
②若D(s)稳定,则D(z)不一定稳定[改进方法是适当减少采样周期T ]。
向前差分法的映射关系图
(3) 应用
由于这种变换的映射关系畸变严重,不能保证D(z)一定稳定,或者如要保证稳定,要求采样周期较小,所以应用较少。
平移放大关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