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魏学洢
柴桑区涌泉中学 雷万春
1、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
2、理清说明顺序
学习目标: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人,著有《茅檐集》。
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
读准下列字的音。
八分有奇( ) 黍( )
糁( ) 髯( )
褶( ) 膝( )
楫( ) 篆( )
狭( ) 属( )
壬戌( ) 篛( )
椎髻( ) 诎( )
jī
shǔ
sǎn
rán
zhě
xī
jí
zhuàn
xiá
rén xū
zhǔ
ruò
chuí jì
qū
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1、解决个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通过合作做到逐字逐句翻译。
3、注意把握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字多义现象。(千万别忘了及时记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明朝有个有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是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某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泛舟于赤壁之下的情景。
用
雕刻
模拟、仿照
具有
曾经
赠送
原来是
语末助词,无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
可
二
黍
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译: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高度约有两厘米,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开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是
助词,可不译
又
大约
多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戴着高高的帽子
是
好像
靠近
极,很
同“屈”,弯曲
类似
相似,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