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红楼梦
人物赏析
红楼梦简介
简介
《红楼梦》有十几个版本,分程高本、脂本两大系统,通行本为程甲本。脂本是20世纪新发现的“古本”,原名《石头记》,通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脂砚斋——据传为曹雪芹叔父,曾对《红楼梦》进行更改、评点。)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标志着“高鹗续书说”已经被抛弃。
江图片收集:周春杨 朱玲
图片收集:顾芯怡 郑亚唯 张楠
内容分析:陈曦 戴红慧 江颖
制作:陈曦
红 楼 人 物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粉渍脂痕污宝光,房栊日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又不像宝钗那样能拉拢人心,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她与贾宝玉真心相爱 ,但是由于封建制度的腐败,他们思想的叛逆,最终不能在一起。在宝玉与宝钗的新婚之夜,黛玉孤寂的死去。
秋窗风雨夕林黛玉秋花惨淡秋叶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热短叶,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罗磬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聪明灵慧,才气超常,气质超凡脱俗,,有点追求标新立异,不喜欢随大流,,对人对事只是求真求美,少有世俗功利和等级观念,为人率真,不虚伪,不掩饰自己的好恶,敏感多疑,痴情致性,只要有爱情,,她对别人的伤害似乎并不在意,别人诚心对待,她立马兵释前嫌,,宝钗是她的情敌,湘云说她不如宝钗,但事后只要宝玉释疑,,.
贾宝玉是《红楼梦》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生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 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是基于两人互相欣赏 ,并且有相同的思想, 是封建正统思想的反叛者, 也正是因为她的叛逆 才造成了他们爱情的悲剧 。而薛宝钗是封建正统思想的代表, 她是循规蹈矩的女子 ,也正因为如此 ,才得到王夫人的赏识, 但是, 宝玉却是不爱她的 。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软忖三春草,柔拖一屡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宝玉应该是一个性格叛逆,不喜欢读书,尤其是厌恶八股文,不追求上进,即奇又俗的人物。《红楼梦》中一段诗词这样描写贾宝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