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鉴赏诗歌语言.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鉴赏诗歌语言.doc

上传人:fy5186fy 2016/7/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鉴赏诗歌语言.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鉴赏诗歌语言一、炼字型古诗鉴赏( 2004 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 縠皱:绉纱, 此处比喻水的波纹。考点解析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得放在句中,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景) 明显手法要写出。(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动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一肠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 实则非常传神, 它能真切地透露出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 、形容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晴景》(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后两句为: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把“飞来”改为“纷纷”好不好?为什么? 3 、副词(见《核按钮》 P51-52 ) 4 、数量词(见《核按钮》 P51-52 ) 5、叠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见《核按钮》 P51-52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6 、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 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 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 点缀得错落有致, 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7、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 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 特单列一条。作用: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呢喃燕子语梁间《题屏》刘季孙间关莺语花底滑《琵琶行》白居易读着这些诗句, 我们仿佛莅临长江之滨, 耳听得落木萧萧之声, 眼见那长江汹涌之状; 仿佛凭栏远眺,见帘外潺潺春雨,激起不尽的故国之思;仿佛亲耳听到燕语呢喃、莺语间关。拟声词的巧妙运用,使读者可以越过词语的概念意义,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