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5
文档名称:

药物制剂新技术与药物递送系统.ppt

格式:ppt   页数:9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药物制剂新技术与药物递送系统.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2/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药物制剂新技术与药物递送系统.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药物制剂新技术与药物递送系统
一、固体分散技术
概念:一种难溶型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型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水溶性材料中或难溶性、肠溶性材料中呈固体分散体。
固体分散技术已成为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生物利用度以及制备高效、速效制剂的新技术。联苯双酯丸、复方炔诺孕***丸等市售产品是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的。
作用:增加难溶性药物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给药剂量;
使用难溶性或肠溶性载体材料,制备具有缓释、控释作用的固体制剂;
通过载体的包蔽作用,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
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
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缺点:药物含量不可能太高;贮存过程中会逐渐老化
载体材料
1、水溶性载体材料
聚乙二醇类 PEG
聚维***类 PVP
表面活性剂类:Poloxamer 188
有机酸类:枸橼酸、酒石酸、琥珀酸、胆酸、脱氧胆酸
糖类与醇类:半乳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
2、难溶性载体材料
纤维素类:乙基纤维素
聚丙烯酸树脂类
其他类:胆固醇、棕榈酸甘油酯、胆固醇硬脂酸酯、巴西棕榈酸等
3、肠溶性载体材料
纤维素类:CAP、HPMCP、CMEC
聚丙烯酸树脂类
(三) 常用的固体分散技术

载体加热熔融+药物混合骤冷固化固体分散体
(熔点低的载体) (多个晶核迅速形成)
(共沉淀法)
载体+药物+有机溶媒溶解除去溶媒共沉淀的固体分散体
(熔点高的载体)
-熔融法
药物+ 溶剂溶解+熔融的载体混合骤冷固化
(小剂量液体药物)(少量)
-喷雾(冷冻)干燥法
药物+载体+溶剂溶解喷雾干燥
-冷冻干燥法
药物+载体+溶剂溶解冷冻干燥

药物+ 载体研磨固体分散体
(小剂量药物) (降低药物的粒度,药物与载体氢键结合)
(四) 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1. 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熔融法易得)
2. 固体溶液(熔融法可得)
3. 共沉淀物(溶剂法易得)
(五) 固体分散体的物象鉴定
;;;;
布洛芬、PVP及其共沉淀物的DSC曲线
1为布洛芬;2为PVP;3为布洛芬-PVP共沉淀物
硝苯地平-PVPK30固体分散体的X-衍射图
a)硝苯地平,b)PVPK30,,c)硝苯地平与PVPK30的物理混合物,d)硝苯地平固体分散体
(六)、固体分散体的速效与缓释原理
1、速效原理
药物的分散状态:(1)分子状态分散(2)胶体、无定型、微晶
药物溶出速度:分子状态分散>胶体、无定型>微晶
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
(1) 载体材料提高药物的可润湿性
可溶性载体PVP、PEG
(2) 载体材料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3) 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性
2、缓释原理
疏水性、脂质类载体材料形成网状骨架结构减缓药物溶出和释放
二、包合技术
包合技术是指一种分子被包藏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pound)的技术。
包合物
主分子host--包合材料
客分子guest--药物
溶解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提高,刺激性、毒副作用降低
液体药物粉末化,不良气味被掩盖
释放速率可调节
药物要求:原子数>5;稠环数<5; MW=100~400;熔点<250C
溶解度<10g/L
包合物分类:按主分子构成--多分子、单分子、大分子包合物
按几何形状--管形、笼形、层状包合物
包合物的特点和应用
1)改变药物的溶解性,调节药物释放速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洋地黄毒甙与β-CD包合制成的片剂,溶出速率比洋地黄毒甙(未包合)片大100倍,改善了吸收,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吲哚美辛是一种良好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及消炎作用。但水溶性极低,且胃肠道反应较大,吲哚美辛经β-CD包合后可改进溶出度及提高生物利用度。
经口给予吲哚美辛在狗体内测得的药动学参数
参数
吲哚美辛胶囊
吲哚美辛-β-CD包合物胶囊
原料药粉
冷冻干燥制备
血药达峰时间(h)
2
1
血药峰浓度(µg/mL)


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h.µg/mL)


相对生物利用度(%)
1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