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精选文档.
?税率?
教
学
设
计
.
精选文档.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税率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的例3
教学目标:
1、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学会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率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
〔1〕?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教学重点:
掌握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理解税率的含义。
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阅读、例题讲解、练习稳固。
学法:课前预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
精选文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主题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开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展建立,你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呢?
2.谁能来说说什么叫纳税?为什么要纳税?
渗透法制教育:
〔1〕?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课前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依法纳税的意义和重要性。渗透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
.
精选文档.
〔二〕结合情境,探索新知
1.理解“税率〞的含义。
〔1〕自学教材第10页,明确纳税的意义。
〔2〕反应:根据自己的理讲解说什么是纳税?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
〔3〕小组讨论: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纳税工程并进展简单介绍。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①读题,说说“营业额的5%〞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5%就是指的是税率。
②学生独立解答。
③集体交流,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2〕练习:出示教材第10页“做一做〞。
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局部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①读题,重点引导理解“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局部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句话的意思。这里3%的税率是所有月工资的3%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