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楼板厚度和负弯矩筋位置的控制措施.ppt

格式:ppt   大小:55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楼板厚度和负弯矩筋位置的控制措施.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0/7 文件大小:5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楼板厚度和负弯矩筋位置的控制措施.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楼板厚度和负弯矩筋位置的控制措施
第一页,共11页
针对现有的楼板厚度及负弯矩筋施工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以供参考。
在楼板厚度控制过程中,以往常在楼板模板支设好以后,通过仪器在砼构件上的钢筋用红油漆进行标识,在混凝土浇筑时用工程线连接红标识下返50cm进行平仓控制。
负弯矩筋控制常采用“几”字型马凳来保护上、下排筋的间距,当在混凝土浇筑发现负弯矩筋下移再用提钩进行提拉。
然而在混凝土平仓后检查标高,常出现局部超标,尤其在大风天或下雨天尤为明显。而负弯矩筋在混凝土平仓后检查保护层时仍有下移现象。
针对以上情况进行如下改进:
1现浇砼楼板厚度控制

在楼板模板支设过程中,技术负责根据图纸要求规范规定进行标高技术交
第二页,共11页
底,然后测量员进行标高放线控制,由质量员复核,复核达标准后木工进行楼板模板支设,木工在支设时注意竹胶板板厚是否等厚,经调整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起拱。再经木工工长自检合格后报质量员,经质量员复验合格后进行钢筋绑扎。
如下图:
第三页,共11页

,小方凳长宽均为20cm,腿高为楼板的厚度,砼浇筑前,由技术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对施工工艺及操作要领进行讲解,使每个操作工都了解施工要领。搭设架空人行脚手板通道,严禁施工人员踩踏钢筋或将操作工具直接放在钢筋上,严格控制上人时间,在最后一遍平仓后24小时内严禁直接上人,防止因踩踏造成板面不平,局部厚度不足的现象。小方凳的型号根据板的厚度分别制作,不同型号不得混用。具体做法将小方凳放在相应等高厚度的模板上,,呈梅花状布置,砼浇筑平仓时作为砼上板厚的控制标志。如下图:
第四页,共11页
第五页,共11页
利用小方凳进行控制板厚减少了在楼板模板上二次放线引起的累计误差,又减少了测量员的放线次数,提高了工程进度。同时利用小方凳进行平仓避免了风雨天工程线所受天气的影响,以及因天气产生的工程线标高变化引起的误差。,用2米刮杆平仓可以对大面积的砼板施工化整为零的细处理。
,办法是用Φ12圆钢制作,长度60cm,前端磨成半尖状,后端焊上同一直径圆钢,长度15cm,使之呈“ T”型,做为把手。根据楼板的厚度在前端焊上一根12 cm长的横向圆钢,使之呈十字型,根据板厚进行制作相应的板厚检测器。如下图垂直楼板面旋转做为板厚标志。砼浇筑完毕后,初凝前用其检查板的厚度,可以很好的控制楼板厚度。如下图:
第六页,共11页
第七页,共11页
在混凝土浇筑平仓中及时通过“T”型检测器加强板厚复核,确保板厚尺寸准确。 将以往用的“几”型马凳该为“工”型长条马凳,其制作办法是:楼板厚度减去上下保护层厚度,再减去上下两排筋的直径,即为马凳的净高数。采用这种马凳能克服 “几”型马凳不易固定等通病造成的负弯距筋下移,保证了负弯矩钢筋位置的准确。如下图:
第八页,共11页
利用长条马凳时凳腿长应为板筋间距+≥8cm,以防止在混凝土浇筑由泵送混凝土的冲击或施工人员蹬踏马凳,引起长条马凳错位导致负弯矩筋下移,马凳采用Ⅱ、Ⅲ钢筋废料头进行焊接(利用二级钢或三级钢的废料头是保证马凳的强度),因此还比“几”字形马凳充分利用钢筋,同时在单向板中长条马凳的长筋还可以作为负弯矩筋的分布筋,为此还节约了与马凳相靠的一根分布筋。

在砼表面找平时,操作人站须在上述小方凳上,用专用钢筋提钩将上排钢筋进行提升,以保证其位置正确。如下图:
第九页,共11页
第十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