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6课时).docx

格式:docx   大小:7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6课时).docx

上传人:cjc201601 2021/10/7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6课时).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 1 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 6课时 )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 46 页的
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能穿几串”的知识,使学生经历解决“已知总
数、几个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这种类型的问题,并利用
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初步感受检验
答案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惯。
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简单运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解决“已知总数、几个为一组,可以分成几
组”这种类型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铺垫,引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
小明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同学, 想给贫困地区的同学捐
款,他就从家里的存钱罐里拿出许多一元的硬币,有一小塑
第 2 页
料袋呢。
同学们想一想: 如果小明就这样乱七八糟地将这些硬币
拿去捐去好不好 ?为什么 ?那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呢 ?
(二) 点明课题。
同学的建议非常好, 我们做什么事啊, 都要有一定的方
法,这样既能锻炼自己,又能方便他人。
这节课,我们就来“用数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爱心捐款的情境, 让学生感受思想
教育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后面的学****做简单的铺垫。 】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提出问题。
呈现P46的情境图中的珠子图: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
这里有许多散落的珠子,你们能把这些珠子穿成串吗 ?那谁
能告诉老师:能穿多少串呢 ?
大家想一想: 如果想知道这些珠子能穿成多少串, 我们
必须先要了解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多少个,必须知
道几个穿一串。
完整呈现题目: 58 个珠子, 10 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
(二)讨论方法。
小组讨论: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
讨论。
第 3 页
汇报交流: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圈一圈,每 10 个一圈,能圈 5 圈,还剩下 8 个 ;
用数的组成, 58 里面有 5 个十和 8 个一,所以能穿 5
8个;
一串一串地穿也就是 10 个 10 个的数:一串是 10 个,
两串是20个……五串就是 50个,还剩下8个;
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
独立解决。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醒学生可以借助
小棒进行演示、操作。
汇报方法,谈谈感受:分别请几个用不同方法的同学
来说说自己的方法,并谈谈感受:
回顾检验。
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这个答案是不是正确的呢 ?
引导学生说出检验过程: 5 串就是 50 个,再加上剩下
的 8 个,正好是 58 个,所以,解答是正确的。
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操作,解决了问题,并且也检验
了答案是正确的,那么,我们还得口答出这题的答案,引导
学生一起口答:能穿 5 串。
归纳小结。
归纳:教师肯定每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如:圈一圈:
第 4 页
看得清楚 ; 用数的组成,很快得到结果 ; 一串一串地穿,清晰
明了……
小结:我们在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首先要认真、细致地去解答 ; 其次,
解答完了,我们还要去检验一下答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