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桂枝汤1 - 桂枝汤1-word资料(精).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桂枝汤1 - 桂枝汤1-word资料(精).doc

上传人:3188035052 2016/7/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桂枝汤1 - 桂枝汤1-word资料(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桂枝汤【方名】桂枝汤【出处】《伤寒论》【分类】解表剂- 辛温解表【组成】桂枝( 去皮)(9克) 芍药(9克) 生姜(9克) 大枣(切)(3枚) 甘草( 6 克) 【方歌】药枝枣姜甘(方剂速记法) 【想象】要支走蒋干;芍药桂枝大枣生姜甘草【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 鼻鸣干呕, 苔白不渴, 脉浮缓或浮弱者。本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 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证见时发热自汗出, 兼有微恶风寒等, 都可酌情使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 qian ) 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用法】水煎服。本方服法也极为讲究, 首先是药煎成取汁,“适寒温”服, “服已须臾, 啜热稀粥”, 借水谷之精气, 充养中焦, 不但易为酿汗, 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同时“稳覆令一时许,”即是避风助汗之意。待其“遍身 zhezhe , 微似有汗者,”是肺胃之气已合, 津液得通, 营卫和谐, 腠理复固, 所以说“益佳”。至于服后汗出病瘥,停后服;不效,再服,“乃服至二、三剂”;以及禁食生冷粘腻, 酒肉臭恶等, 尤其是“不可令如水流漓, 病必不除,”是服解表剂后应该注意的通则。【禁忌】表实无汗, 或表寒里热, 不汗出而烦躁, 以及温病初起, 见发热口渴, 咽痛脉数时, 皆不宜使用。( 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 2 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方解】风寒伤人肌表, 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 今汗自出而发热, 恶风不解, 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故,所以是表虚证。究其病机, 是风寒外感, 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十三条所说:“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 调和诸药。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 但配伍严谨, 散中有补, 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化裁】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 可加黄芪益气, 以扶正祛邪; 兼见咳喘者, 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附方】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附注】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 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本方特点:“桂芍等量”◆方剂比较:上述四方皆为桂枝汤类方,其证之病机以营卫不和或气血阴阳失调为共性,故用桂枝汤和营卫、调阴阳。前二方主治证以外感风寒表虚为基本病机,桂枝加葛根汤主治外感风寒,太阳经气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去濡养之恶风汗出、项背强而不舒,故用桂枝汤加葛根以解肌发表,升津舒经;桂校 3 加厚朴杏子汤主治风寒表虚证兼见肺失肃降之喘逆,故加厚朴、杏仁降气平喘。后二方因药量之变化,已由治表之剂变为治里之方,其中桂枝加桂汤主治太阳病发汗太过, 耗损心阳, 心阳不能下蛰于肾, 肾中寒水之气上犯凌心所致的奔豚病, 故加桂二两以加强温通心阳、平冲降逆的作用;桂枝加芍药汤主治太阳病误下伤中、邪陷太阴、土虚木乘之腹痛, 故用桂枝汤通阳温脾, 倍芍药以柔肝缓急止痛。桂枝汤加/减/ 换三方(条文) ,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 去皮, 破八片)。上六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二十一. 太阳病, 下之后, 脉促, 胸满者, 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方九、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 去皮, 破八片)。上五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本云: 桂枝汤, 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这是桂枝汤加一味主治, 减一味主治, 换一味药主治的范例。可以细细品味。[方歌] (一)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