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i
[总结范文]忆苦思甜什么意思
忆苦思甜什么意思
总结精选(1):
忆苦思甜
意思:
回忆过去的苦难,回想这天的幸福生活。
总结精选(2):
忆苦思甜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回忆在旧社会被压迫、 被剥削的痛苦;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从而提高
思想觉悟。于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忆苦思甜当然要搞,但只搞忆苦思甜就不够了, 要研究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战士的政治觉悟。”
成语释义
回忆过去的苦难,回想这天的幸福生活
成语
顾名思义,忆苦思甜的原意就是回忆过去的苦难, 想
3
这天的幸福生活。引申为回忆在旧社会被压迫、 被剥削的 痛苦;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一成语的来历, 是邓小平同志《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由
3
“忆苦思甜当然要搞。”
影响作用
忆苦思甜
毋庸置疑,忆苦思甜教育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 建设初期,是我们党政治思想工作的有力武器之一。 回头
看一看过去的日子, 工人、农民从受剥削到当家作主,士 兵从受压迫到官兵一致。 这种比较产生的强烈反差, 自然
而然地激发了人们对共产党及其所执行政策的认同, 自然
而然地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更好地调动, 自然而然地
促进了生产力和战斗力的提高。 这对我们党在那一时期取 得军事斗争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 都起到了用心的
促进作用。
就我的理解,忆苦思甜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原因, 是
因为其贴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心理学的莫种普遍规 律,即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把握住了贴合历史发展
规律的潮流,能够使人看到不断向好的发展趋势, 从而既
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又坚定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心。
然而这种教育我此刻见得很少了,具体的原因不得而知。
5
但我想,教育形式僵化、不吸引人,教育资料陈旧、离现 实太远,恐怕是忆苦思甜教育此刻很少开展的原因之一 吧。其实,就在前述讲话里,邓小平同志已经指由“教育 对象不一样了,教育没有新的资料不行。 忆苦思甜当然要 搞,但只搞忆苦思甜就不够了, 要研究如何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提高战士的政治觉悟以及怎样坚持官兵一致的原 则。”小平同志已经把话说透了,形势发展了、进步了, 教育就要有新形势、 新资料。小平同志的讲话虽是针对军 队的,但我想这对加强党员教育同样具有普遍的指导好 处。
同时,我感到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种思想, 总是抓住奥
些领域的问题不放,而对我们党领导社会主革命和建设所 取得成就,却采取偏颇的眼光来看待,“一叶障目,不见 泰山”。这种想法会误导部分党员和群众, 不见主流,不
见大局,危害非浅。而忆苦思甜教育,正是纠正这类偏颇 思想的有力武器,这也更增强了开展忆苦思甜教育的现实 必要性和紧迫性。
开展教育
1、创新忆苦思甜教育的理念。
忆苦思甜没有过时,关键是没有抓到适宜的思想角 度。其一,所谓“苦”未必就必须是受剥削、受压迫、受 欺凌,物质相对匮乏、信息相对闭塞、民主权利行使不足 等也能够是“苦”, 而这些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一对照, 此
5
刻的“甜”就显示由来了。 其二,所谓“苦”未必就必须 是旧社会的苦,也未必就必须是中国人民的苦。 早期社会
主义建设时期的“辛苦”, 中东、北非等政权遭别有用心
者颠覆的国家人民所受的“痛苦”,都属于“苦”的范 畴。这样一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更加明显。 其三,所谓“甜”未必就意味着当前没有问题。 我们忆苦
思甜并不是要回避现实的矛盾, 而恰恰是要将现实的问题 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 更广的地域跨度中去, 从而得由比 较客观的认识与看法,真实地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现实问题,坚定战胜困难和问题的信心,找由解决办法, 而非一味抱怨,产生消极思想。
总之,当前条件下的忆苦思甜, 就应用历史唯物主义 的观点和科学发展的视角,有意识地、客观地将社会现实 与历史、中国现实与世界进行比较, 突由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优越性,坚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2、创新忆苦思甜教育的形式。
从前的忆苦思甜教育,主要形式是“会议”与“回 忆”。透过开会,大家痛说旧社会遭受的苦难,再反观此 刻的改观,从而提高思想认识。这种形势的基础, 是绝大
7
多数人在旧中国有这样或那样的痛苦经历, 从而可供回忆
和比较。当前,随着“ 80后”、“90后”的年轻同志不 断充实到党的队伍中来, 有着对那种“苦”的感性认识的 党员逐渐减少。同时,新的理念界定的“苦”的范围又较 宽泛,“忆苦”工作甚至需要必须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水 平。与此相对应,传统的忆苦思甜教育形式也就应有所变 化。其一,在资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