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经济生活》实施建议
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陆家佩
.
选修课程
经济学常识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科学思维常识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必修课程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6为贵州省推荐学习模块,在高二、高三年级
开设。授课时间学校自行安排。
(1)贵州省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为:必修1、2、3、4,
年度重大时事;选修课的内容不纳入水平考试的范围,
也不纳入期末统一考试的范围。
(2)各个模块比例:
必修1《经济生活》:25%,必修2《政治生活》:20%;
必修3《文化生活》:20%;必修4《生活与哲学》:25%,
重大时事:10%。
(3)题型:单项选择题,50小题,每小题3分,共150分。
生活主题
基于案例
基于问题
基于情境
内容目标的意义
思想道德: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学科知识: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和方法
,构建学科体系。
《经济生活》新思路
课程主题
生活与消费
投资与创业
收入与分配
面对市场经济
生活主题
生活的体验
生活的创造
生活的规划
生活的“舞台”
生活逻辑
如何花钱
如何挣钱
如何管钱
如何发展
学科逻辑
为何生产
谁来生产
为谁生产
如何生产
价值观
消费者
创业者
管理者
建设者
《经济生活》基本思路
(3)注重学生生活逻辑的主导,强调生活逻辑,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1)强调学生从基本知识经验出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即关注过程与方法。
(2)主张用富有意义的案例来呈现问题,提供
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以帮助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
: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实际。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济生活》教学时间安排建议
教学内容
时数
备 注
前言
1
起始课
第1—11课
(课文)
22+3
原则上每框题1课时。
(个别框题内容过多,全书共增加3课时)
综合探究
4
用于课堂教学或课堂交流
复习考试
6
按3周(各1周半),每周2课时,共6课时
合计
36
按每学期18周、36学时算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
一条主线:科学发展
二种机制:市场调节、宏观调控
三个主体:政府、企业、个人
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三、《经济生活》教学实施建议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
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
(一)转变观念、方式,实施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