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年级上音乐教案 反思杨柳青_人音版简谙
第 2 页
?家乡美——杨柳青?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
3、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4、通过学习歌曲?杨柳青?,感受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通过创编歌词,由感受歌曲的立意转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
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1、初听歌曲
思考:歌曲与我们平时所学的有什么不一样,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方言、速度、情绪〕
2、介绍江苏地域及方言特点:
“吴侬软语〞
3、再听歌曲
思考:你能听懂歌曲中的哪些歌词
4、引出并学唱最后一句“杨柳叶子〞
要求:“软〞、各歌词之间的时值长短
5、揭题?杨柳青?,介绍曲牌形式
1、听全曲
二、寓教于乐
思考;歌词有什么特点〔实词与衬词〕
2、思考: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衬词?
〔能使歌曲更加活泼轻快,更加能表达江苏民歌的特点,方言演唱的衬词让我们一听就知道这个是江苏民歌〕。
〔一〕第一局部
1、听第一乐句
思考:歌曲中方言的唱腔咬字与我们平时的普通话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2、学唱第一乐句
跟唱法,师生接龙
3、听第二乐句,找方言咬字
4、学唱第二乐句
5、完整演唱第一二乐句
在正确的“软语〞根底上注意歌词特点
〔二〕第二局部
师:要想歌曲变的更加有江苏味,除了方言和我们动听的歌唱之外,还有最能表达苏州味的什么?〔衬词〕
1、听衬词局部
思考:歌曲的衬词局部又有什么特点
第 4 页
每句结尾的衬词都不一样
2、听师范唱歌谱
思考:歌谱中又有什么特点
每乐句结尾都是“11 1
3、师生接龙演唱歌谱
生唱“11 1“,师唱其他局部
4、完整演唱歌谱
在“11 1〞处加拍手
5、教唱衬词
〔三〕完整学唱歌曲
1、完整听歌曲,轻轻跟唱
2、跟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要求:江苏味
3、情感处理
分析歌词:露水、柳叶。要求唱的时候声音位置及情感处理
4、出示双响筒
听第一段歌词,思考:如何用双响筒与拍手分别为歌曲伴奏?
5、完整出示两段歌谱
第一段演唱歌词,第二段用双响筒及拍手为歌曲配乐
〔没有乐器的学生用口技模仿〕
三、创造表现
师引:江苏人民热爱自己的家乡,唱出了这么一首美妙动听的杨柳青,那你能不能用我们自己的地方方言也来歌颂一下自己的家乡
1、生试练,全体学唱
2、出示歌片,学生集体用方言朗诵
3、用石浦方言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唱得真好!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杨柳青?这首歌,还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