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泊秦淮3.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泊秦淮3.doc

上传人:1650986**** 2021/10/14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泊秦淮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泊秦淮》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盘州市刘官街道中学 余锋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杜牧,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诗人的忧国之情,透过诗歌认清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本质。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忧国之情,认清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本质。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释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牧的《泊秦淮》。“泊”,停泊、靠岸的意思。“秦淮”,即秦淮河。诗人夜晚泊舟秦淮河畔,通过眼前所见景物而抒现实之忧,下面我们一起学习。 
出示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杜牧,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诗人的忧国之情,透过诗歌认清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本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晚唐诗人。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入朝,官至中书舍人。《全唐诗》编其诗入卷。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化,同情人民。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其政治诗如长篇《感怀诗》共五十三韵,是学杜甫的《北征》和《咏怀五百字》。反映现实的律诗如《河湟》、《早雁》等都蕴含着深沉的对时政批评之讽。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由于国热已如江河日下,故这些诗常流露感伤情调。其《阿房宫赋》也为人称道且标志着文赋体之形成。生平祥见《新唐书》卷一六六。有《樊川文集》。
2、背景资料:《泊秦淮》南京是六朝故都,自南朝时渐渐养成奢靡之风,而淮河一带又是南京城里最有名的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目睹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悲愤的七绝,用来抨击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
三、读诗情
1、齐读。
2、个别读。
3、模拟读。
四、细读品味: 
1、“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了那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看到的是暮霭、淡淡的月光、秦淮河水、细沙四种景物;用互文,“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给人朦胧(迷茫),悲凉的景象。(学生在读中体会)
 
2、两个“笼”字好在哪里?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
明确:两个动词准确生动描绘了一幅迷蒙冷清的画面。
3、如何理解“寒”字:
明确: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感到时间是深秋,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由“夜泊秦淮近酒家”我们想到些什么?——
明确:由“夜”字可知时间是夜晚时分;由“泊”字可知诗人是乘船而来停泊于此;由“秦淮”“近酒家”五字可知秦淮河畔为灯红酒绿之地。“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明确: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