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罗斯福新政”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罗斯福新政”的启示.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10/16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罗斯福新政”的启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罗斯福新政”的启示
从理论上讲,宏观调控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的必要手段。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成功地运用了凯恩斯投资拉动经济的乘数理论,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大萧条的阴影,重新走向繁荣,“罗斯福新政”也使凯恩斯投资刺激需求理论名噪一时。考虑美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与中国目前经济运行环境的异同点,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和看待“罗斯福新政”并进行吸收与创新,对中国此轮宏观调控取得良好成效,成功实现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保持快速增长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1933年,为了应对危机,罗斯福颁布了《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障法案》、《工资工时法》四部法律,其目的在于维持农业稳定,巩固美国经济复兴的产业基础;推动工业复兴,以工业复兴推动技术创新,使美国在克服经济危机的同时,成功实现了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确立了工业技术的全球领先地位;确立最低工资标准与加强社会保障并行,一方面保持了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发挥了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 罗斯福所采取的改革金融、复兴工业和救济贫民三大重要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施,使美国经济成功地走出危机,成为全球总体经济实力和高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并一直延续到今天。考虑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此轮全球经济危机的特点及我国具体国情,总体来看,“罗斯福新政”对我国此轮宏观调控具有以下启示: 第一,继续加强我国农业投入,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是应对此轮危机的根本。加强农业投入,一方面可以巩固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持社会稳定,通过提高农民收入的方式刺激消费,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第二,严格外汇储备监管,是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关键。鉴于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对外开放,从金融领域来看,金融危机对于中国金融影响主要体现在巨额外汇储备缩水上。而一旦资本市场实现双向开放,投机资金的大量出逃必将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稳定。 第三,加强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确保社会稳定。根据上世纪“罗斯福新政”经验,有效地刺激消费是克服经济危机的关键。鉴于中国前期经济增长过程中高度依赖出口,在外需乏力的情况下,内需将成为弥补外需不足的必然选择。而有效刺激内需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第四,考虑中国国情,有选择地运用凯恩斯投资拉动经济理论,确保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上世纪三十年代相比,凯恩斯投资拉动经济理论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此决定了凯恩斯投资拉动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面临诸多因素制约,很难达到理想的调控效果。 从中美运用凯恩斯投资理论刺激经济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差别。正视这些的差别,是确保投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关键:

首先,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运用凯恩斯理论刺激经济所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