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中老年再婚心理.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老年再婚心理.doc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1/10/18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老年再婚心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老年再婚心理
焦急、焦躁、焦虑当我写下这个题目后,看了一些资料,使我茫然。好像当今社会患有全民性的集体焦虑症,似乎焦虑症弥漫于各个社会阶层。尽管个体焦虑的具体内容和原因不尽相同,但认真思考,人们的焦虑还是有些共性的。小学生害怕完不成作业而心不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父母们又逼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而焦躁、焦虑;中学生忧虑考不上大学或者考不上一流大学而惴惴不安;大学生、研究生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就业岗位而焦躁;已就业的又为买不起一间结婚的小房而心急火燎;小商小贩为能否守住自己的摊位而整天提心吊胆;蓝领担心裁员,白领担心炒鱿鱼而心力憔悴。离退休的尚存的参与意识与边缘化,待遇下降而思虑重重。就是一些强势群体也不安宁,为官为职务而躁动不安,先富起来的人先是担心“原罪”后又害怕“仇富”而心情不安。通过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可以看到一个深层的社会问题:当前国人之所以集体焦虑,就是因为缺乏生活安宁、稳定的心理预期,不知自己面对的下一步是什么。即使那些看起来经济富裕、生活稳定,可以享受到现在社会提供的各种优越条件的,心理上也担心这种生活能持续多久,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日他与谁”。也许是由于上述原因,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的治疗行业发展很快,有的企业大单位,自己都建立了减压咨询机构。咨询师们想尽各种办法帮助人们舒缓心理压力,然而他们又无可奈何的说,无力解决引起焦虑症患者心理问题的那些确实存在的实际问题。”。
细想一下,发现,平民百姓有焦躁、焦虑情绪,伟大人物也有,四七年中央撤离延安前,毛泽东焦虑不安,发脾气的几率很高,以至身边人员谨小慎微。在组织战略决战的阶段,为有的方面军不能很好的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图而焦虑、焦躁,有时彻夜不能眠。周恩来总理在整个文化大革命中焦急、焦躁,焦虑,既担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又要面对政治小人的人身攻击,以至于进手术室之前,担心自己下不了手术台,而拼尽力气喊出“我是清白的”。
但进一步分析就会看到多数人的焦急、焦躁甚至焦虑是面对现实一时一事的,问题解决了,或是想明白了就会平和下来,只有少数人由焦急、焦躁发展成焦虑症,这其中离退休的老年人居多。为什么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条原因:
一是咱们国家规定的离退休的年龄是人们老而不服老的年龄。也就是从整体说,生理年龄已经老了,很多生理机能在退化,但心理年龄感到还不老。多年受的“关心国家大事”的教育,忧国忧民,参与意识强与实际上已经边缘化之间产生的矛盾,造成的心理的压力无法的宣泄。因此牢骚满腹,有时不激动不已,东不顺眼,西不受看,天天处在焦躁的情绪中;
二是封建社会遗留的劣迹,以及商品社会的负面效应,人情冷淡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趋势。经济上的贫富差距我们已经开始重视,但政治上的贫富差距。我们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对有职有权在位的,办事人员想法投其所好,而对离退休的该办的拖着不办,无形中给离退休的老年同志们造成心理压力。我举个事例,大家可能不相信,一个已故元帅的儿子,在国防大学学****期间,腰病犯了,我们几个干部去家里看望。院子坐落的地方不错,在什刹海岸边,但院子里一点帅府的感觉都没有,零乱不堪,角落里杂草众生。走到屋里更使我吃惊,房子是一栋别墅,很宽大,显示了当年主人的地位,但房子破旧,,不知多少年没有维修了。偌大的客厅,实木地板旧的已经毫无光泽,角落的灰尘至少有一周没有打扫了,中间摆着一套破旧的沙发,显得了无生气,我坐到那里,心里顿生寒意,人情冷暖,不言自知。
三是历史与发展的矛盾,一时无法解决。比如师职干部的住房原来规定是九十平方米,现在规定是一百二十平方米。国家经济富裕了,住房大一点是应该的,但较早离休的老同志,都是战争年代过来的,跟年轻的同职的相比,显得破旧、狭窄、拥挤。文件规定货币补偿,但他们需要住房,国家又一时没有能力解决,多数年龄八十多岁,有的已等不起,这也造成了部分老干部焦急、焦虑情绪;
四是有的退休的老同志,特别是任过单位一把手的,在工作时与一些同志由于工作上的矛盾,造成了感情上的隔阂,退休后仍冷眼相对,自己又不善于沟通,心理别扭。我接触过这样一位退休干部,为此买了一套商品房,搬出单位宿舍区,为几个人而离开了大多数熟悉的同志,除去和自己家人以外,没有说话的,更没有畅怀聊天的,造成更大的孤独,情绪郁闷,焦急,焦躁。还有历史上有功绩,觉得受不到重视,或者受到冷遇,心理不平衡。最近我听到,一位八十多岁的解放战争中的有功之臣,就是因为国庆六十周年没有请他到天安门观礼台而想不通,唠叨没完,精神抑郁了,家里人怎么关心劝说也无效果,到医院心理科请医生咨询也不见效,既影响了自己的健康,也使家庭生活不安定。我觉得组织上可能出于好意,岁数大了,到天安门观礼,时间很长,怕身体出现问题,但他不这么想。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