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亚磷酸二氢钾项目建议书范本参考版本.doc

格式:doc   大小:342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亚磷酸二氢钾项目建议书范本参考版本.doc

上传人:蓝天 2021/10/21 文件大小:3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亚磷酸二氢钾项目建议书范本参考版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亚磷酸二氢钾项目
建议书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
摘要说明一
该亚磷酸二氢钾项目计划总投资2957. 2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2480. 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 87%;流动资金477. 13万元,占项目总 投资的16. 13%o
达产年营业收入3203. 00万元,总成本费用2444. 12万元,税金及附 加47. 91万元,利润总额758. 88万元,,税后净利 润569. 1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5. 66%, 投资利税率30. 82%,%,全部投资回收期6. 70年,提供 就业职位56个。
本报告所描述的投资预算及财务收益预评估均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为标准进行测算形成,是基于一个动态的环境和 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会因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导致与 未来发生的事实不完全一致,所以,相关的预测将会随之而有所调整,敬 请接受本报告的各方关注以项目承办单位名义就同一主题所出具的相关后 续研究报告及发布的评论文章,故此,本报告中所发表的观点和结论仅供 报告持有者参考使用;报告编制人员对本报告披露的信息不作承诺性保证, 也不对各级政府部门(客户或潜在投资者)因参考报告内容而产生的相关 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报告的持有者和审阅者应当完全拥有自主采纳 权和取舍权,敬请本报告的所有读者给予谅解。
概述、项目基本情况、市场研究、项目建设规模、选址方案评估、土 建方案说明、工艺技术方案、环境保护、职业保护、风险评估、项目节能 方案、项目计划安排、项目投资方案、项目经营收益分析、项目评价等。
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背景
1、 中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且远未到达后 工业化时期。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强国。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在 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高,2008年后提出再工业化或振兴制造业,并不是这 些国家的制造业不如我们,其实它们依旧是制造业强国。在前两次工业革 命中,中国都处于严重落伍的状态,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中国的制造业离得 最近、最有可能迎头赶上的一次,如果说前两次工业革命分别造成了英国 的兴起、德国的领先和美国的崛起,那么,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有无可 能成就中国的领先呢?我们拭目以待!
2、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产量占世界的近25%,超过德国成为世界制造业 产出最大的国家,但是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人均GDP排名世界100名左右。中国制造业目前虽 然以2. 5万亿美元产值居世界第一,但人均只有2. 6万美元,仅为美国的 15. 6%o
3、 《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十 三五”期间将加快发展经济,投资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因 此,投资项目的建设符合《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要》。
二、必要性分析
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硕果累累,并在一些重要领域跻 身世界先进行列,同时也在某些领域由“跟跑者”向'‘并行者” “领跑者” 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
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曾以两位数的增幅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在经历连 续十几个季度的增速放缓后,于2013年降到8%以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 发展进入新常态。
2、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工业化将进入后期阶段,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 化和技术集约化的特征将逐步明显。因此,必须以创新为技术进步的核心, 通过创新增强产业的吸收能力,以更好地吸收国外的引进技术,同时以国 内技术创新促进我国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首先,要促进技术引进与技 术创新两种方式融合推进,要把引进技术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强化技术 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有效衔接,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要把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 升级;要把整体推进和重点扶持结合起来,培育技术引进和消化创新的企 业主体;要把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国内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鼓励外商投资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延伸其在中国的产业链。其次,要通过增强 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培育技术创新能力,想方设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 引人才和稳定人才,为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创造宽松的条件;要培养一大批 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 灵活驾驭知识和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新型人才;要高度重视人才规划 工作,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按地区、行业编制人才战略规划。此外, 要通过多种体系建设创建适应技术创新的综合性平台,建立以政府为中心 的创新投入体系;要构筑以基础研究为核心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