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关于《题西林壁》的优秀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题西林壁》的优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0 2021/10/2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题西林壁》的优秀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关于《题西林壁》的优秀教学设计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会了唐代诗人李白
的诗,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
苏轼的诗。那老师想问问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你们对苏轼了解多少呢 ?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
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书画作品,是唐宋散文
八大家之一,开创了豪放派词的先河。今天大家预习得很好,我们大家以后 也要坚持课前预习、查资料,对我们学习很有好处。
二、 学习新课
在学习古诗
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诗的背景。
(播放课件——古诗背景)
了解了古诗的背景,大家看黑板,自由读古诗,投入自己的感情,想怎么读 就怎么读,注意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学生试读)
同学们,我们观看一下动画片,听听苏轼当年来到庐山是怎么读的 ?大家一
边听一边考虑怎样划分拍节。
(播放课件,苏轼来到庐山前,吟咏古诗)
划分拍节,标注于黑板上。
这首诗的意思很简单,请同学们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理解古诗意思。
古诗是语言的精华,短短几个字表达的却有诸多的意思, 大家可以加上自己 的语言或你喜欢的形容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的理解。
(指生汇报)
大家说得真好,那么我们来看看对于这首诗的意思,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呢 ?
(播放课件,学习重点)
这首诗的意思大家已经理解了,前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是写作者的所见,那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作者的所感, 那作者为什么在庐山游览后,却“不识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