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仔猪下痢常见的三个阶段时间:2010-07-29 来源:视频兽医网作者:养猪人点击:514 次新生仔猪消化能力差,抵抗力弱,易发生下痢。为控制仔猪下痢,必须摸清和掌握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和其易发的三个阶段。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在仔猪初生关和断奶关,遭受 3次大的下痢侵害: 第1 次下痢多为仔猪黄痢期常发生在仔猪新生后的 3日龄前,即早发性大肠杆菌下痢。发病和死亡率高,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严寒的冬季和早春发病较多。临床上以拉黄色稀粪为主要病症,多是由于圈舍污染,消毒不彻底,阴冷潮湿,气候剧变,受寒冷和吃初乳不足所致。为此必须及早吃上初乳,从初乳中获得母源性抗体。第2 次下痢为仔猪易发白痢期 2-4周龄时暴发,尤其 10-20天的仔猪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 35% 以上。这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哺乳仔猪传染病。仔猪排出乳白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粪便,粘稠粥样,有难闻的腥臭味。寒冷或保温措施跟不上,贼风侵袭,粪便污染,潮湿。产后 2周的仔猪,虽然还在吃奶,但母乳中的抗体已经开始下降, 抗病力低,是仔猪白痢病暴发的根本原因。第3 次下痢即断奶仔猪的下痢仔猪一下子离开母猪的呵护,突然遭受环境和营养应激变化,导致仔猪消化不良、腹泻和抵抗力下降;仔猪断奶后胃肠生理环境发生根本变化,再加上母子分居,以及营养应激等等,致使仔猪抗病力下降,生长发育受阻,造成仔猪断奶后1-2周内,尤其 2-10天内,仔猪下痢死亡的第 3次高峰出现。病死率一般为10% -20% ,如出现脱水,病死率可高达 40% 以上。断奶仔猪下痢 1、原因由于日粮,生活习惯,环境以及保育措施的不当,造成仔猪断奶期间的腹泻一俗称仔猪下痢。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营养性和病原性两种,前者主要是由于日粮分配不合理,不适应仔猪的生理特点所致,而后者则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并在消化道内大量繁殖引起的病理反映。 2、防治措施(1)搞好仔猪日粮的配制,仔猪由以母乳为主的日粮一下子转变为以玉米、豆粕为主的固体日粮,就显得非常不适应,因此,预防断奶后仔猪下痢的发生, 日粮是关键。具有关资料介绍,仔猪在三周龄以前对固体日粮的消化能力极其有限,4周龄发育基本成熟,但功能尚不完全。实践证明,用不同大豆蛋白质水平的日粮进行饲喂,大豆蛋白质越高越容易引起下痢,这是因为大豆蛋白质中存有抗胰蛋白酶因子,削弱了胰蛋酶对大豆蛋白的消化,因此日粮中降低大豆蛋白的使用量,增加动物性蛋白和氨基酸的添加量,提高蛋白源,能有效地防止营养性下痢的发生,但大豆蛋白绝不能没有,合理适量使用,有利于断奶仔猪消化液中的胰蛋白酶活性的提高,若将玉米、豆粕膨化后作日粮更加合理。(2)培育健壮仔猪,养成良好的采食习惯,断奶前仔猪的发育与采食是安全断奶的基础。要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每个仔都能吃到初乳,提高母乳质量。仔猪出生后 3d内人工补饲含钻、硒的补铁剂,以防止缺铁性贫血。提早开食,仔猪出生后 7d内开始诱食逐步刺激消化系统的发育和培养良好的采食习惯,可饲喂一些成品的仔猪配合饲料,例如:乳猪 551 等,为适时断奶打下良好基础。(3)环境与饮水卫生,仔猪保育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仔猪病源性下痢的主要原因,有效地消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防治断奶仔猪下痢的关键,开展定期的栏舍消毒和带体消毒,能有效地消灭环境和畜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仔猪消化道内环境的清洁也是确保其安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