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心电监护报警设置相关内容.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电监护报警设置相关内容.doc

上传人:相惜 2021/10/25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电监护报警设置相关内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选doc最新版
精选doc最新版
.
.
精选doc最新版
.
关于心电监护仪使用及记录的管理要求
为进一步合理使用心电监护仪,特对其使用及记录作如下管理规定:
一、根据医嘱合理使用心电监护仪,选择监护项目,操作流程熟练、规范。禁止出现因未给患者安装电极,显示屏上出现“一条线”现象。
二、保持报警开关(含ARR分析开关)打开状态,根据需要调节报警音量,但不得设为零。
三、合理设置报警参数,病情变化时需动态调整参数,班班交接参数及本班报警事件。
四、发生报警时,护士应及时查明报警原因,排除干扰因素,若确因病情变化引起,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五、根据病情及时评估血压测量处及脉氧血饱探头指端皮肤情况,至少每2-4小时放松袖带一次;使用指夹式脉氧探头每1-2小时更换一次部位,对水肿、糖尿病、末梢循环差等病人应缩短更换时间。
六、监护记录做到客观、及时、完整,护理记录与监护仪显示结果均一致。
附件一:监护仪常见的参数设置
附件二:监护仪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护理部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日
精选doc最新版
精选doc最新版
.
.
精选doc最新版
.
附件一:监护仪常见的参数设置
一、滤波方式
诊断:显示未经过滤的ECG波形
监护:过滤可能导致假报警的伪差
手术:减小来自电外科设备的伪差与干扰
只有在“诊断”方式下,才能提供未经处理的真实波形,在“监护”或“手术”方式下,ECG波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畸变,对S-T段分析结果也会有较大的影响。在手术方式下,ARR分析结果可能会有部分影响,因此,建议在干扰较小时,尽量采用“诊断”方式对患者监护。
二、增益
选择“自动”时,由监护仪自动调节增益。“手动”选择根据情况调节增益大小,一般为×1。
三、报警参数设置
1、心率(HR)
(1)普通患者:上限100次/分,下限60次/分
(2)心律失常患者:报警值根据医嘱设置,一般
窦速:100-150次/分(上限150次/分,下限60次/分)
窦缓:45-100次/分(上限100次/分,下限45次/分)
房颤:100-160次/分(上限160次/分,下限60次/分)
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障碍者:(上限100次/分,下限35-50次/分)
对于上列心律失常患者,发作期间,可参照上述要求设置上下限,但必须加强监护,一旦转复,立即调节参数。考虑到变动的因素,特殊患者设定心率报警上限时不要比其基础心率高出20次/分;
2、血压(BP)
(1)普通患者 收缩压:上限140 mmHg,下限90 mmHg
舒张压:上限90 mmHg,下限60 mmHg
应急状态如手术时,收缩压上限在原血压基础上,上调15-30 mmHg,一般病人160 mmHg左右,高血压患者180 mmHg左右。
(2)特殊患者:报警值根据医嘱设置,一般
精选doc最新版
精选doc最新版
.
.
精选doc最新版
.
脑梗塞:急性期收缩压控制在180 mmHg左右;恢复期应降至正常值;
脑出血:急性期收缩压控制在160 mmHg左右;恢复期应降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