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沁园春 雪1.doc

格式:doc   大小:1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沁园春 雪1.doc

上传人:wzt520728 2021/10/30 文件大小:1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沁园春 雪1.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设计
沁园春 雪
田 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本文的篇章结构,理解诗歌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想象作个性化的描述,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感情,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的篇章结构,理解诗词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通过想象作个性化的描述,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感情,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美。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播放配乐诗朗诵《沁园春·雪》,大家边听录音边跟着高声诵读。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课前小调查:同学们平时喜欢读小说还是读古诗词?
“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课文的体裁——诗词被誉为“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入教学。
教学片段(一)
师:老师想作个调查,喜欢读小说的同学请举手这么多;喜欢读诗词的请举手 呀,这样少。很多同学不是很喜欢读诗词,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其实诗词是很高雅的文学样式,有“文学之母”“ 语言的钻石”的美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欣赏学习的这篇课文的文体是
生齐答:词
师:题目是
生齐答:沁园春 雪,
师:其中,沁园春是?
生齐答:词名
师:雪是?
生齐答:题目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
生齐读。
师:我们一起努力来达成这些目标。
,了解作者背景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借助参考资料或工具书自主预习的习惯。
(2)课堂检测基础知识:拼音写词
夯实基础,由读到写。
二、整体感知,读解课文
1.读准字音,读出气势
男女同学分配角色读,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一应一和精彩纷呈。
2.自主朗读,合作交流
提出问题“诵读诗词要注意哪些方面?”并明确:
(1)结合写作背景,把握总体的感情基调。
(2)古诗文的诵读节奏的划分和节奏的停顿,以及重音的处理。
学生按照明确的方法技巧,自主划分并朗读课文。自主朗读课文后,再小组讨论:哪些词要重读,哪些词之间要停顿?看有什么不同或相同的地方,应该怎样划分朗读。
既给学生独立思考和朗读的时间,又给学生研讨交流的机会,真正实现学习上的合作探究。
读文解文,以读促解
(1)学生展示,掀起高潮
播放背景乐,营造氛围,感染学生。
(2)师生朗读理解课文
教学片段(二)
出示课件
师: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这句话,你们是怎么读呢?谁来试试?
生1:(读)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师:老师能明显地感受到,你在“望”字后面作了一下停顿,能说说你这么处理的原因吗?
生:“望”字是来写长城内外的,长城内外是关于“望”的。
师:只是望到长城内外?(生1摇头)望到哪里?
生:一直望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师:对,古诗词中,常有一个字能起到领起下文的作用,叫做“领字”或“一字领起”
师板书
师:(面对学生)很好,也就是说,这个“望”字有一个领起的作用,领起了下面七句话,是不是?
生齐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