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火山的成因》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97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火山的成因》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1542605778 2021/10/30 文件大小: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火山的成因》实验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创新实验名称 火山的成因
二、实验目的 :模拟火山喷发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 : 烧瓶(2只)、单孔胶塞1个、双孔胶塞1个、玻璃管2支、
大烧杯1只、酒精、热水、红墨水.
四、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说明:上边烧瓶中,两支导气管,其中一支与外界相通且深入瓶中 部分应较长,防止液体流出,保持瓶中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五、实验操作:
组装仪器,检查下面烧瓶的气密性。上面的烧瓶中的通气导管要高一些,防止漏出液体。
向下面的烧瓶中加入大约2/3体积的酒精,再滴入几滴红墨水,按图示连接好装置。观察现象。
向大烧杯中加入大约1/2体积的热水。
将盛有酒精的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上面烧瓶中的现象。(实验过程中可以稍微上下移动下面的烧瓶,使液体连续喷出)。
六、实验创新点及其意义:
,形象地模拟出了火山喷发。比如:一般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岩浆温度升高,压力增大,使热的岩浆上升而在岩层较薄的地方喷出,同时还会引起地动。我的实验中用到了热水,使酒精温度升高,同时酒精挥发出的蒸汽使烧瓶内的压力增大,液体向上喷出,移动烧瓶时液体连续喷出跟地动同时大量喷出岩浆相似。所以,该实验模拟得非常形象。
,透明度高。既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液体喷出的现象,又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了液体上升的情况,增强了直观感觉,使抽象的问题更加具体化。
,不用酒精灯,安全性高。
,且酒精可以循环使用,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总之,我认为,该实验克服了课本中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的一些缺点,无污染,不浪费,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很适合老师课堂演示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