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汽车技术标准.doc

格式:doc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汽车技术标准.doc

上传人:yixingmaob 2016/7/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汽车技术标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热处理为使构件或零件获得良好的使用性能或改善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 常采用加热处理的方法。热处理是将刚才由固态加热到一定温度,并经保温,冷却的一种工艺方法。热处理可使刚才内部组织结构改变从而改变性能。热处理的三个工艺参数是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热处理的工艺过程包括加热, 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钢通过人处理, 可以改变其机械性能。为了提高零件表面硬度,可对零件表面进行热处理,但喷丸处理不属于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方法根据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及冷却速度的不同分为: 淬火: 回火: 退火: 正火: 另外, 还可通过零件表面或学成分的改变惊醒化学热处理, 常用的化学热处理方法有: 渗碳。氮化和氰化三种淬火: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 727 度( 临界温度) 以上, 保温一段时间, 然后快速冷却的一种热处理方法。淬火的效果与钢的化学成分, 淬火前加热的温度, 保温时间及冷却的速度有关。一般含碳量越高的钢, 接受淬火的性能也越高。含碳量低于 % 的钢, 一般要经过“渗碳”以后才能淬火。但是有些低碳钢零件,可以采用低碳马氏体强化淬火工艺代替渗碳处理,其效果更好。钢经过淬火后硬度和强度大大提高,但脆性和内应力增加。淬火时,冷却的速度是由冷却介质的性质来决定的。冷却速度是影响钢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所以不同性质的材料淬火时, 应采用不同的冷却介质。例如水是碳素钢淬火时最常用的冷却介质,而合金钢的淬火则是利用油来作为冷却介质。钢可以分为整体淬火和表面淬火。整体淬火是指对零件全部淬火;表面淬火是指对零件表层进行淬火, 可使其表面得到高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 而心部则保持高的塑性和韧性。钢经过淬火后硬度和强度大大提高,但脆性和内应力也增大。回火: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零件加热到 727 度以下某一温度, 并在此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冷却剂(油或空气)中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下来的一中热处理方法。回火时, 零件的加热温度是 727 度以下某一温度。回火是在淬火处理之或的一种热处理方法, 可以减少或消除由于淬火造成的内应力, 提高钢的韧性, 降低脆性, 并稳定尺寸,以获得零件所需求的力学性能。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及高温回火三种: 低温回火温度是 150 度—— 250 度中温回火温度是 250 度—— 500 度高温回火温度是 500 度—— 620 度零件淬火后再进行高温回火处理的方法称为调质处理。机械性能要求较高的零件应做调质处理。退火: 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与淬火相同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炉内或埋入导热性差的介质中,缓慢的冷却下来,从而得到近似平衡组织的热处理方法。退火的目的是,消除铸件,锻件的内应力和组织不均匀性以及细化晶粒,消除冷加工产生的加工硬化现象,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的工艺性。钢材经退火处理后可使其硬度降低。为防止铸件, 焊接件变形或开裂, 一般采用去应力退火工艺进行热处理。为防止变形和开裂,逐渐都必须经消除内应力(时效)处理。为改善工件的切削性能加工,应对工件采取不完全退火处理为减低工具钢的硬度。提高其切削加工性能,一般采取球化退火处理钢正火:正火是将钢加热到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稍大于拖货冷却的速度冷却,从而得到片层间距较小的珠光体组织的处理方法。钢正火的温度与其含碳量有关。含碳量在 % 以下时, 刚正火的加热温度为 735 度- —— 900 度,含碳量大于 % 的碳钢,刚正火的加热温度为 753 度—— 850 度。正火听厂是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正火的目的是细化晶粒, 增加刚的强度和韧性, 减少内应力, 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工艺。低碳钢大多数不做退火处理, 而采用正火处理。对于机械性能要求不高和大尺寸,大截面的工件,可用正火代替调质处理。本课小结技术测量与测量要素测量器具的分类与选择测量方法的分类测量误差的概念汽车修理中常用行为误差检测方法直线度误差的检测平面度的检测圆度,圆柱度误差的检测平行度误差的检测圆跳动误差的检测热处理的概念钢的退火基本知识钢的淬火基本知识钢的正火基本知识钢的回火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