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文档名称:

清朝入关前八旗领主分封体制研究.pdf

格式:pdf   大小:1,455KB   页数:6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朝入关前八旗领主分封体制研究.pdf

上传人:zhufutaobao 2021/11/1 文件大小:1.4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朝入关前八旗领主分封体制研究.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申请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清朝入关前八旗领主分封体制研究

On Enfeoffment System of the Eight Banners’
Feudal Lords before 1644








作 者: 郭 军 连
指导教师: 张杰 教授
专 业: 中 国 史
答辩时间: 2014 年 5 月9







二○一四年五月·中国辽宁
摘 要
论文主体以四部分内容,对清入关前八旗领主分封体制做了分析研究。
第一部分讲了八旗领主分封制的确立及影响。努尔哈齐在统一女真过程中,以
八旗体制为基础,对兼并、归附的部众都以分封形式来确立其领属关系,凡领有一
定数量牛录的努尔哈齐家族成员,都是八旗领主。这种分封制下的八旗,各为相对
独立的政治单元,类似于西周大分封制下的各个诸侯国,或是蒙古帝国时期分封的
各个汗国。在分封体制下,后金汗位传承也有别于中原皇朝的“嫡长子继承制”,
而是由宗室成员在八旗诸领主贝勒中共同推选产生。皇太极在诸兄弟的推选下登上
汗位后,只获得了十分有限的王权。另外,在八旗满洲内还存在着异姓分封,受封
对象主要是勋旧功臣,他们都分别领有少量的部属,虽有“专主”身份,却仍然隶
属于八旗领主。
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八旗领主分封体制的内涵问题。其一,在八旗分封体制
下,财物、人口、土地必八家均分。“八分”原则是八旗领主分封体制的核心内涵,
“八分”不仅代表宗室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也是构成宗室封爵制度的要素之一。
其二,“八旗共议国政” 是“八分”原则的表征之一,并带有明显的氏族社会遗风,
实际上是氏族部落时代部族酋长民主议事会的残余。其基本宗旨就是以集体权力制
约个人权力,以合作共议限制个人专断,防止个人对权力的垄断。在天命、天聪、
崇德三朝,“八旗共议国政”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三,在八旗领主分封体制内,
涵盖了宗法制度,其特点是宗法观念与八旗组织相融合,汗权与宗权合二为一,形
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其四,传统的部族兵制与八旗体制相融合,八旗军
队按旗别分为八部,互不统属,军权分散,各旗以旗统人,军政合一、兵民合一,
各旗军政都由各旗旗主、领主执掌。
第三部分,考察了八旗领主分封制下的旗人社会特征。其一,贵族政治是封建
社会的显著特征。后金时期,八旗领主及异性贵族都拥有世袭爵位和政治特权,依
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对政治具有绝对的垄断。其二,八旗领主分封制度
使旗人社会形成了等级分化,有了等级分化自然就会产生封建主属关系,表现为主
子与阿哈,贝勒与诸申两种形式。依据这两者主属关系又产生了具有旗人社会特征
的不同阶层。其三,在后金时期,以军功而授赏封爵,对旗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宗室成员,到普通八旗官兵,甚至阿哈阶层都可能因军功改变自身及家族的命运。
I
旗人对军功的尊崇,不仅为满洲政权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也助长了旗人社会的
尚武之风。
第四部分,分析研究了土地制度与分封体制的关系。其一,建州女真早期农业,
是以部落、村寨(gašan)为单位发展的。部落、村寨的农业生产实际上就是一种
村社农业经济,也是封建制庄园经济的早期形态。其二,牛录屯田的推行,实际上
是以牛录为单位,通过劳役的形式负担国家粮赋,具有赋役一体的形制。这说明,
建州女真部族政权在壮大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渔猎、采集经济模式不能满足实际需
要,社会经济结构出现了偏重农业经济的倾向。其三,在“计丁授田”基础上,形
成的旗人份地,体现了一种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形式,按分封体制,首先把分配的耕
地,是按“八分”原则,划分给各旗,各旗内进行再分配。旗人份地将八旗壮丁牢
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增强了八旗壮丁对八旗领主经济上的依附性。其四,天命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