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肺曲菌病影像学分析.pdf

格式:pdf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肺曲菌病影像学分析.pdf

上传人:2890135236 2016/7/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肺曲菌病影像学分析.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济实用的新型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发现FD在颌骨中的部位、数量、大小、范围,清楚地显示下颌骨体、下颌角、下颌支、上颌骨FD的内部结构、边界情况、病变与牙体、上颌窦、下颌管的位置关系, 尤其对病变的连续性、膨胀性的显示,为 FD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对于上颌骨、颧骨等多骨发生的FD,直接数字曲面体层摄影无法显示邻近骨质受累程度及周围软组织情况,需行CT进一步检查。下颌骨颏部影像显示不清楚,该区病变, 应结合下颌前部颌片。根据典型的X线改变,应用直接数字曲面体层摄影一般不难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做出诊断。肺曲茵病影像学分析湖北省宜昌市中医院CT室刘发权443003 随着广谱抗菌素、激素、抗癌药物等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降低了人体免疫功能,导致肺曲霉菌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曲霉菌病多继发于一些肺部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CT表现呈多样化, 易造成误诊而影响治疗,收集我院16例确诊肺曲霉菌病例,回顾性对X线、CT 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有利于提高对本病诊断的正确率。一、材料与方法 l、一般资料:16例中,男1 1例, 女5例;发病年龄25----80岁;2例经手术证实,所有病例都进行了随访;14例经临床治疗随访证实;其中8例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6例患者长期应用抗癌药物。 2、影像学检查:16例全部进行X线检查,11例同时进行CT扫描,X线采用 Kodak CR设备,拍摄部位包括正位和侧 103 位,CT采用GE公司Prospeedll型双排螺旋CT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 患者1次屏气,;层厚 10mm,层距10—20mm,病变部位采用 5mm薄扫. 二、结果本组结节影5例,边缘有“晕环”;呈现毛玻璃状改变;曲菌球6例,霉菌球呈软组织密度影;3例可见钙化,增强检查无强化;其中4例出现典型的“空气新月征一,表现为薄壁空洞或空腔内的孤立球形病灶,边缘光滑锐利,大小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1例为孤立球形影;1例边缘有少许钙化;肺炎型2例(其中1例为单侧肺野大片浸润影,密度不均边界不清,中心有空洞形成);1例两肺散在分布棉团状影, 并合并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三、结论 1、肺真菌病(又称肺霉菌病)是因人体抵抗力低下而真菌侵入所引起的肺部疾患。真菌的种类很多,深部中绝大多数可引起肺部感染,常见的有曲菌,念珠菌, 奴卡菌,放线菌,白色念珠菌、隐球菌、新型隐球菌等。近20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患者数量增加,侵袭性肺曲霉病发病呈增长趋势肺曲霉菌病的发病率较前增高, 多发生于高龄老年及免疫功能低下、有多种基础病、多种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应用史的患者,病死率高;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咳黏痰、咯血或咳血丝痰、胸痛、气短和发热等;其中以咯血最常见,影像学中“晕轮征"是该病的特点。 2、肺曲茵病分为局限型和侵袭性,局限型:继发于支气管囊肿,癌性空洞,肺脓肿,肺囊肿或支气管扩张的空腔内,结核空洞等肺内的空洞或空腔内,在繁殖过程中,菌丝、纤维素、细胞碎屑及黏液相互混合形成曲菌球。侵袭型:为曲菌引起的肺部炎症,化脓及肉芽肿性病变,病变范围可较广泛;表现多样化,与吸入曲菌量、机体对菌群的变态反应有关;有的起病急,有发热、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 慢性表现为:低热、夜间盗汗、咳嗽咳脓痰带血;病情时好时坏,颇似肺结核的症状。3、肺曲菌病影像学表现;X线: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