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作品结构的分析.ppt

格式:ppt   大小:1,409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作品结构的分析.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1/3 文件大小:1.3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作品结构的分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品结构的分析
第一页,共25页
“分析作品结构”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近几年对该考点始终不变的要求是:
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串线索以及各个部分、
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
高考对作品结构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
句群相联系,考查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
之间的逻辑关系、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高考
命题也从该点出发,经过近年的实践,形成了自
定的命题特色:
第二页,共25页
。试题往往不从全篇出题,
而是选择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来
考查,形成考查作品结构的特色题——句段作用
分析题。
。直接考,
就是直接问某一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如
2013年安徽卷第12题:“第⑥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综合考就是把结构分析与
内容、主旨理解以及表达特点放在一起考查,如
2013年福建卷第14题。
第三页,共25页
“句段作用分析题”外,还有两个关注
点:一是总体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选材特点及
线索,如2013年广东卷考查对全文作者思路的梳
理(“我”在过岭的三个阶段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其中就涉及到对结构、思路的考查)。二是对散文中穿插性材料作用的分析。
第四页,共25页
整合与点拨
知识整合
,要分析作品结构,先要对全文
内容有个大致的把握,后要对全文谋篇布局上的
特点如思路、线索、组材等有所把握,最后是分
析句段及穿插性材料在内容和结构方面的作用。
,最主要的是做好“句段作用分
析题”。
第五页,共25页
阅读点拨
在对散文结构的整体把握中,最要关注的是
作者思路(顺序)和线索。
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
联想→感悟。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写
景叙事类散文多按照时间、空间顺序进行,而状
物抒情类散文多以某一事物、某种感情为线索安
排思路,议论性散文多以逻辑认识为序。
贯串全文联缀人物和事物的顺序叫“线索”。
它是谋篇布局的主要方面。散文“形散神聚”的
特点,决定了它往往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
第六页,共25页
由一些事件发展的片断或一些场面、景物组成的。
由此,准确把握结构上的行文线索至关重要。散
文的线索多种多样,有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或者
时空线索;有物线(某一种事物作线索)、情线
(以一种感情变化为线索)。写景叙事类散文多
以时、空或时空为线索。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类
散文多以物线、情线为主。抓住了线索,就抓住
了散文的“形”与“神”。对线索的把握,有时
从标题或头尾处找到,更多的是根据行文上反复
出现、交代的词语来决定。
第七页,共25页
在阅读分析过程中,最主要的是会分析句段
和穿插性材料在结构上的作用。
句段的结构作用因位置不同而不同。处在开
头,一般是统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作
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抑扬,引发下文关于什
么的思考。处在中间,一般为承上启下,前后呼
应。处在结尾,一般为总结上文、呼应开头,点
明题意,升华主题,发人深思等。
第八页,共25页
散文中的穿插性材料是近年来频繁考查的欣
赏点。所谓穿插性材料,就是文中在主体材料之
外,经常穿插一些其他的材料,就其类型而言,
或是景物描写,或是事件叙述,或是诗词引用,
或是细节描写,不一而足;就其位置而言,或开
头,或结尾,或中间,视需要而定;就其作用而
言,或对比,或铺垫,或象征,或暗示,或烘
托,或渲染,或正衬,或反衬,或营造氛围,或
表现风格,各尽其妙。
第九页,共25页
(2011·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批注——阅读密码
①用以古衬今,以虚衬实的手法,写今日的河西走廊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
祁连雪
①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垂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第十页,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