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怀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怀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wc69885 2016/7/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怀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根据《中共怀远县委关于制定怀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怀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 》。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政府依法履行工作职责, 编制和实施各类规划、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的行动纲领。一、回顾与展望(一)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五年来, 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和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 按照“一个核心, 两手抓”的总体思路, 围绕“一城五区、四个重点镇、八个重点产业和一项重点工程”, 以项目为抓手, 稳定农业, 主攻工业, 强化招商, 全民创业, 积极开展城市大建设和农村土地整治,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 1 .经济实力快速提升。预计 2010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33 亿元,超额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年均增长 % ;财政收入 亿元,年均增长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244 亿元,年均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9 亿元,年均增长 % 。 2 .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2010 年三次产业之比为 ∶ ∶ , 二三产业比重比 200 5 年提高 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工业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实现工业增加值 46 亿元,年均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149 家,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 , 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快, 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 3 .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扩建国省道和县乡村公路 1131 公里, 建成涡河四桥、双沟涡河大桥、唐万大桥。淮北大堤除险加固、荆山湖进退洪闸等重大水利项目建成使用。荆山湖行洪堤退建等项目稳步推进。 220kV 涂山变电站建成投入运行, 全县四个 110kV 变电站全部实现双电源供电。新城区建设框架拉开, 大禹文化休闲广场、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市政设施建成投入使用。 4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两基”顺利通过国检。科技事业快速发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考核示范县称号。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县中医院病房大楼、二院新区病房大楼建成投入使用,新建乡镇卫生院 19 个、村卫生室 295 家, 新农合参合率达 % 。人口、广播电视、环境保护、地震、气象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5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五年累计引进工业项目 241 个,累计实际引进内资 122 亿元, 累计利用外资 8070 万美元, 进出口额 787 万美元, 其中出口 283 万美元。大富电子成功上市,实现我县民营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6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实施“民生工程”项目 91 个,四年累计投入资金 亿元。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万人,困难群体就业 万人。五项社会保险累计参保人数 万人次。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4400 元,年均增长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5340 元,年均增长 % 。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惠及人口 77. 1 万人次。农村住房、饮水、道路、医疗等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时期, 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严峻挑战和考验的五年, 是发展定位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的五年, 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之一。站在“十二五”新的起点上,怀远具备了更为坚实的发展基础。(二) “十二五”发展环境展望未来五年, 是我县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 也面临诸多挑战。 1 .机遇与优势从外部发展环境看, 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推进,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皖北沿淮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为我县发展带来了宝贵机遇。特别是随着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资本加速转移, 劳动密集型、资源依托型产业向内地延伸全面提速, 我县依托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近年来形成的基础设施、发展平台、产业体系, 完全有能力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