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中考物理知识点详细总结初中物理全部.doc

格式:doc   大小:30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考物理知识点详细总结初中物理全部.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2 2021/11/6 文件大小:3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考物理知识点详细总结初中物理全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第一章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
1.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3. 转化放大法:把微小振动放大。用乒乓球接近音叉,在桌面上撒纸屑。
4. 振动一定能产生声音,但并非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听见。(超 /次声波)
二声音的传播
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空气是最常见的传声介质。
3•传声效果:固体〉液体〉气体,发生地震人被困在废墟中, 敲击铁管或者墙壁比大声喊叫效
果好。
4. 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和温度,与声源无关。
5. 可听声、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6. 在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不同:固体 >液体〉气体。
7. 声音在15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在水中传播速度约为 1500m/s。
8. 产生回声的最小距离是 17m百米赛跑中,运动员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到听到枪声,时间
。利用回声测距公式: S =巴
2
三声音是一种波具有能量
1. 声音是一种波,叫做声波。
2. 声音具有能量叫做声能,声波可以传播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
四乐音的三要素
1. 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影响因素:①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②响度还与声源与听 者的距离有关。
2. 音调:描述声音的高低。影响因素:频率』率越高,音调越高。 (①儿童说话音调比成
年人高、女人音调比男人高。 ②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材料会影响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发声体越长越粗越松,频率越低。)
3. 音色:描述声音的品质。影响因素:物体本身性质,不同材料、不同结构。
五:噪声及其控制
1. 噪声的来源: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
2. 噪声的控制:①从声源处减弱 ②从传播路径中减弱 ③从人耳处减弱
3. 分贝:dB,反映声音的强弱(即描述响度)
4. 物理学角度:乐音的是声源做有规律振动产生的, 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是声源做无规律
振动产生的,波形是无规律的。
六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1. 人耳可听声频率范围: 20Hz-20000Hz
2. 超声波(频率>20000Hz)的特点:①方向性好,几乎沿直线传播,碰到障碍物时有明显的 反射;②穿透力强;③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3. 超声波应用:①声呐,测速 ②B超③击碎肾结石,超声波清洗、焊接。
3. 次声波(频率<20Hz)的特点:
传播距离远。火山爆发、海啸、地震,发射火箭、飞机火车、核爆炸等都可以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
放热
升华
凝华
吸热
一物质三态和温度
1. 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态和温度有关。
2. 固态物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态物质有固定的体积, 没有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
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和液体统称流体。_
3. 水蒸气无色无味,人眼看不见,水雾 /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小液滴。
4. 酒精灯的使用:
正确操作
纠正错误操作
点燃时
用火柴等点燃
不能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 酒精灯
熄灭时
用灯帽熄灭
不能用嘴吹灭
加热时
利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外焰 温度咼
不要用内焰加热
万一洒出酒 精在桌子上 燃烧
用湿抹布扑盖
不能用水去浇
5.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单位是摄氏度,符号为: C,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
计。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等
6. 摄氏温标规定: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C; —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是100度,把0度和100度之间分100等份,每一个等份就是 1摄氏度。
7.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永远是 0C,如果没有温度差,则永远不会发生热传递和物态变化。
8. 常见的温度值:①人体正常温度: ~ C;②冰箱保鲜室温度为 -5 C ~-18 C,保鲜
室的温度是4 C ~10C ;③人体感觉最适温度约为 23~25 C,洗澡水温度约为 37~45 C;④江 苏地区冬季最低温度约为零下几度,夏季最高气温约为 40 C。
9.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原始温度计利用的是气体的热胀冷缩)
10. 温度计的构造: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温标。
11. 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①使用前,应观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