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烟草云南曲靖秤杆河水库水源工程建设规划中国烟草云南曲靖秤杆河水库水源工程位于宣威市杨柳乡,工程建设涉及宣威市杨柳乡海庆、碗厂、留田、杨柳村委会。宣威市是云南省最大的县(级) 市,西邻会泽,南靠曲靖,东接富源、盘县, 北抵威宁、水城。宣威市国土面积 2,辖 15镇8乡4个街道办事处, 356 个村级组织, 2000 多个自然村,居住着汉、彝、回、苗等民族。宣威地处滇东北高原向黔西高原过渡的斜坡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马鞍洞梁子, 海拔 2868m ; 最低处腊龙岔河,海拔 920 m,相对高差 1948m 。境内多山, 沟壑纵横。年均降水 972mm , 年均气温 ℃, 降水集中,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多种气候并存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根据《宣威年鉴》的统计资料, 2010 年底总人口 万人, 其中: 农业人口 万人,非农业人口 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 ‰, 人口密度 234 人/ km 2 。农业收入主要来自于粮食生产和烤烟生产, 201 0 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1 万亩, 粮食播种面积 6 万亩, 粮食总产量 5 万吨, 人均粮食产粮 338kg, 烤烟收购量 73. 5 万担, 肉类总产量 1 万吨, 农民人均纯收入 2170 元。 2010 年实现生产总值(GDP) 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 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 第二产业 亿元, 第三产业 亿元。财政总收入 亿元,比上年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人均 GDP 5989 元。宣威是云南省最大的县级农业市, 农业产值占 GDP 的 % 。宣威市“十一五”农业规划认真剖析了“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和目标,发展的重点、采取的对策,以及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支撑项目。规划重点在于粮食安全,重点产业有玉米、马铃薯、蔬菜。发展思路:以农业科技创新为突破,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三个主导产业( 马铃薯、蔬菜、种子粮油),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目标: 2010 年,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 235 万亩, 产粮 5 亿公斤, 农业重点产业产值达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000 元。农产品商品率达 40% (其中:马铃薯商品率达 65% ), 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 40% 。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2020 年,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 250 万亩, 产粮 亿公斤, 农业总产值达 31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7780 元。马铃薯种植面积 110 万亩, 产量 180 万吨,综合产值 12 亿元;优质玉米面积 90 万亩,生产优质玉米 亿斤,产值达 亿元;蔬菜种植面积 30 万亩, 产量 40 万吨,综合产值 亿元。农业基础得到加强, 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 支柱产业全面形成,农业结构较为合理,农产品商品率快速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农村经营方式快速转变, 农民生活全面实行小康。马铃薯产业发展重点: 坚持菜用型、特色型、加工型马铃薯相结合, 以良种繁育为依托,抓好加工型脱毒马铃薯基地、秋冬菜用型马铃薯基地建设。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加强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加工基地建设的建设速度, 建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 20 万亩, 以萝卜、豆类为主的订单蔬菜 10 万亩。秤杆河水库位于云南省宣威市杨柳乡,地处宣威东北部云贵交界, 自古为出黔入滇门户,距宣威市区 67km ,工程区距宣威市( 直线距离)42 km 。东沿抱树河与双河乡分界, 南与乐丰乡接壤, 南边、西边邻倘塘镇,北与贵州省威宁县金斗乡山水相连。统计至 2010 年,杨柳乡辖杨柳、留田、碗厂、海庆、蒋箐、可渡、水塘、围仗、克基、和平等 10 个村民委员会, 97 个村民小组, 183 个自然村,有住户 11371 户 43376 人,其中农户 10310 户乡村人口 39897 人,农业人口 39716 人,劳动力 21601 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20663 人。全乡均海拔高度 1600m ,适合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等农作物, 可发展核桃、板粟、苹果、桃子、梨等经济林果。有耕地面积 亩,人均耕地 2 亩,林地面积 亩。 2008 年末全乡经济总收入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