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资产组合理论.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资产组合理论.doc

上传人:Hkatfwsx 2014/8/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资产组合理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资产组合理论
资产组合理论
组员:邓刘欢 M120030
樊惠 M120034
尤雯 M120037
袁天天 M120038
主讲内容
传统资产组合理论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
理论的发展
理论的主要内容
与传统理论的比较
理论假设
收益与风险
最佳资产组合选择
理论的影响
应用中的问题
因素模型
分析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应用建议
单因素
多因素
资产组合是指投资者把投资的资金有计划地分配于多种资产类型中(如股票、债券、外汇、不动产和实业投资等),使各类资产的投资金额在总投资额中达到合理的比例,以使得整个投资组合的总收益尽可能地高而风险却是最低。
传统资产组合理论
所谓“传统资产组合理论”这一说法并不多,更多的说法是“传统资产(或投资)组合管理”或者“传统资产(或投资)组合方法”,后两者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证券投资目标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股票或债券以及买卖数量,建立恰当的证券组合,并对其运行效益进行日常监控和调整,以保障组合目标的实现。
设立目标
1、获得稳定性的经常性收入。建立这样的证券组合是为了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以满足自身经营对流动资金的需求。这种组合不刻意讲究投资收益的高低,而更注重风险的防范。因此这类组合主要包括一部分中期或长期国债、信誉优良的大公司所发行的债券,以及信用等级高、股息发放稳定的某些股票。
2、实现资产价值的上升。以这一目标建立的组合注重追求尽可能高的收益。这类组合具有很强的进攻性,一般投资于具有高成长性和很强发展潜力的股票,或者进行风险资本投资,或者投资于信用等级低但收益高的债券等。
3、保证自身的流通性。构建这类组合是为了保证足够的流动性以适应随时可能发生的资金需求。这类组合往往主要是由短期国债和一些信用等级高的短期票据组成,特别重视变现的难易和风险的大小,收益率一般较低。
建立组合
1、确定哪些类型的证券应当包含在组合中。例如稳定收入型的组合会将投资的重点放在风险小、现金流稳定的债券或优先股上。
2、通过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具体的证券。基本分析是对影响公司股价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剖析,考察每一种证券的优劣,并预测证券价格的未来走势。技术分析是对证券市场的历史资料(价格、成交量、技术指标、价格组合形态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预测价格走势的分析方法。

3、将选择的证券进行组合以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收益的稳定性。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1)不同证券种类进行组合;(2)不同行业的组合;(3)不同期限的证券组合;(4)不同市场证券的组合。
确定投资范围
分析证券
分散投资风险
效益监控和调整
市场中预想不到的变化很可能会影响到组合预期效益的实现,因此必须进行效益监控和适度调整。当调整幅度过大时会使组合的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有时需要按照上面所说的步骤重新考虑建立组合,再重新进行效益监控和调整。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发展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研究的是投资者面对多种资产在权衡收益与风脸的基础上进行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方法以及由此对整个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起源于1952年马科维茨在《金融月刊》上发表的“资产选择:投资的有效分散化”一文,他在文中提出采用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和以方差或标准差代表的风险来研究投资人资产的选择和组合问题。
1963年夏普发表了《对于“证券组合”分析的简化模型》一文,提出简化证券组合分析的单指数模型,随后又出现了多因素模型分析,而Elton、Gruber和Padberg在1976年和1978年在单因素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有效边界的单指数模型简化技术。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在向实用化发展的同时,理论的本身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Williamsharpe、JohnLintner和JanMoss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共同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由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某些假设与现实经济的实际存在很大差距,放松某些假设条件的“非标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应运而生,如不允许卖空、不存在无风险资产、存在个人所得税、存在非适销资产、非一致预期。
StephenRose(1976)提出的“套利定价理论”,从更一般的角度研究了风险资产的定价问题。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内容概要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就是指马克维茨的均值—方差理论
广义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包括以下内容:
1、传统资产组合理论和狭义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内容;
2、在马克维茨组合选择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市场理论;
3、自身赖以存在的理论前提,即有效市场理论;
4、在对有效市场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形成挑战和质疑的背
景下形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