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docx

格式:docx   大小:2,4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docx

上传人:文艺人生 2021/11/7 文件大小:2.3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2017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各题型的答题技巧
一、分析意境型

⑴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⑵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意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⑴描绘诗中的画面(优美);
⑵概括氛围特点(准确);
⑶分析思想感情(具体)。

⑴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⑵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三步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大、雄奇险峻的画面(衬托出边塞“孤城”之小)(步骤一),营造了一种雄阔、苍凉的氛围(步骤二),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步骤三)。
二、分析技巧型

⑴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⑵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请分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句 的艺术手法。
答:这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1)把抽象的感情(无穷无尽的离愁)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迢迢不断的春水),(步骤2)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步骤3)。
三、分析语言型

⑴一般提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⑵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⑴点明语言特色(明确,简练);
⑵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具体);
⑶分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具体)。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2016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各题型的答题技巧文章2016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各题型的答题技巧出自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步走):
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 ),如( ),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