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后世博”时代:上海国企改革提速.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后世博”时代:上海国企改革提速.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后世博”时代:上海国企改革提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后世博”时代:上海国企改革提速 2009 年,上海经济开始艰难转型。备战世博会的同时,沪国资委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企整合。而今, 世博闭幕在即, 一度放缓的国企改革正在成为下半年上海经济工作的重点。但在“上海国资转型不成功, 上海经济转型很难成功”的压力下, 沪上国企的突围之路注定坎坷。改革提速沪上国资整合,正搅动着资本市场的一池春水。 7月 19 日,上海百联集团下属的百联股份与友谊股份宣布因筹划重大重组事宜而停牌。此前, 自世博运营半月后, 隶属上海地产集团的中华企业、上海久事旗下的强生控股等沪上国资系亦以类似理由相继停牌。受此影响, 一时间, 上海重组概念股逆市放量异动, 大展“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风采。沪国资系统是服务世博的一支生力军,旗下多达 20 个企业集团承担着世博园区后勤保障、会展服务、秩序维稳等工作。而此番波澜,在广州万隆分析师看来, 世博闭幕临近, 沪国资委的工作重心有望转向国资重组, 上海本地股可能得到进一步的资产注入和资产整合, 壳资源的重组亦将加快。其实,9月 29日, 上海国资委召开新闻例会, 新闻发言人刘燮强调, 下一步,国资委将全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上市, 支持各方面基础较好的科研院所、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支持企业通过资产置换、并购重组完成历史遗留问题, 加快证券化。此前, 沪国资委主任杨国雄则表示, 下半年, 做好世博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世博会展示的大多是别人的东西, 10 月之后,上海的精力将转向自己, 转到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产业发展上, 国企改革更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在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建文看来, 上海经济工作的转向已是必然。追根溯源,此轮沪国企改革始自 2008 年9 月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9 年下半年, 上海国资重组风生水起, 东航收购上航、上海医药吸收合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 均是证券市场的热门题材, 而上海建工主要资产整体上市、锦江股份资产置换等动作,亦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年上半年, 重组步伐因备战世博而放缓,但“确立目标”的上海国资国企 2010 年工作会议已明确,今年,市属经营性国资资产证券化率将再提高 6-7 个百分点,由 2009 年底的 % 升至 30% 以上, 同时, 国资布局将“保七争九”, 确保从 7 个一般性竞争行业退出, 争取 9 个。这些无疑是目前提速的着眼点。“顺应当下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 宜进则进、宜退则退。”上海社科院城市化中心主任郁鸿胜如是解释沪国资目前的改革思路。无可厚非, 由于经济转型艰难, 占上海经济总量四分之一的地方国资改革被寄予厚望,然而, “国”字军的突围并不容易。世博之效待显去年以来, 上海国资改革动静不小, 遭遇的难题亦不少。改革动力不足, 自主创新乏力, 收益更多依赖资本市场投资和房地产等问题一一凸现。上海世博曾被业内认为是一副上好的“药引子”。事实上, 冲刺世博的去年 11月, 韩正在第 21 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上曾表示, 应充分利用举办世博会这一历史机遇, 调整外贸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使其成为推进上海发展转型的契机。而高新技术九大产业恰好是上海政府此次要求沪上国企聚集的核心领域。东方证券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