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扶贫攻坚视角下高校建档立卡生精准资助探析
 
 
建档立卡生精准资助的有序推进离不开良好的制度设计,要摒弃传统贫困生资助范式的僵硬化、无序化,坚持建档立卡生精准资助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规章制度制定的初衷是为了服务于建档立卡生,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融入人文关怀,以人性的温度去融化“冰冷”的规章制度,做到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以建档立卡生为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精准资助制度“用好用活”。资助建档立卡生的目的在于育人,促进其全面发展,而发展不是简单的堆砌过程,发展必须尊重建档立卡生的尊严、价值与内在需求。因此,在建档立卡生精准资助的具体实践中,就需要我们抛开“僵硬化、公式化”冷冰冰的范式外衣,使精准资助形式更具人情味、个性化,从而实现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的相融合。[3]
三、高校建档立卡生精准资助体系的建构
创新建档立卡生精准资助方式,建构建档立卡生精准资助体系,就是要树立以建档立卡生为本的成长发展性资助理念,构筑“差异化、动态化、共享化”三化一体的立体化发展路径,建立健全精准资助跟踪和评价机制,打赢高校建档立卡生精准资助的攻坚战。
(一)树立以建档立卡生为本的成长发展性资助理念
在加大对建档立卡生资助额度的基础上,应将资助重心转移到建档立卡生成长发展路径的设计上来,这就需要牢固树立以建档立卡生为本的成长发展性资助理念。具体而言就是,尊重建档立卡生的情感、价值和内在需求,注重设计建档立卡生多元发展路径,鼓励建档立卡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意识,提升其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真正做到让建档立卡生上好学、学好习、就好业与走好路,促进建档立卡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总而言之,成长发展是建档立卡生精准资助的主旋律,是实现建档立卡生精准资助造血功能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摘掉建档立卡生“贫困”帽子的治本之策。
(二)构建“三化一体”的精准资助立体发展路径
建档立卡生精准资助要立足建档立卡生实际情况,瞄准建档立卡生需求,建构差异化精准资助政策体系和具体措施。具体而言,在满足建档立卡生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差异化的建档立卡生成长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和帮扶计划。[4]根据建档立卡生个人爱好、兴趣特长以及发展意愿,积极引导建档立卡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社会实践活动:积极鼓励建档立卡生加入各级学生组织或社团锻炼本领、健全品格、增长才干;特别要支持建档立卡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其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人人助我,我助人人中培育其感恩和责任意识;鼓励和支持建档立卡生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基层志愿服务项目,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建档立卡生作为国外高校公派交换生和参加创业培训,挖掘和资助创业典型。同时,要建立建档立卡生“一对一”帮扶机制,学校领导、学生工作干部、专业教师、热心校友和知名企业家等与建档立卡生开展“一对一”结对子活动,签订结对帮扶责任书。全方位给予建档立卡生思想上关心、学习上指导、生活上帮助、心理上支持、就业上帮扶,形成适合每个建档立卡生的成长发展措施,做好其在校成长发展记录,有效激发每个建档立卡生的潜力和价值。
建档立卡生精准资助不同于一般情况下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