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yjjg0025 2021/11/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壁、侧、缘”三个字词。
2.理解诗句内容,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游戏导入,讲练结合,合作探究等。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古诗,搜集资料。
2.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学生背诵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
二、游戏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的魔方是什么颜色?
师:同学们刚刚说了很多种颜色,那谁能告诉我,到底是哪一些同学说对了呢?(生答)
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其实大家都说对了!只是因为每位同学坐的位置不一样,那他所看到的老师手中的魔方的颜色也不一样。这其中包含着一个小道理,谁想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说)
(相同的事物,观察的位置和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师:其实,这个道理在遥远的北宋时代就有人告诉过大家呢,这个人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呢,这个道理他是通过自己的一首古诗告诉人们的。想不想知道他是谁?(苏轼)
,了解苏轼.
3. 师板书课题及作者(故意写错两字“壁”、“轼”)
师:同学们先仔细看黑板,看看老师的字都写对了吗?
(生指出错字;师纠正,并出示形近字,易错字)
(二)解题
1.(课件出示精美的庐山风光图片)
师配乐导语: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来到了庐山,这里山高水长,云雾迷蒙,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如梦似幻,我们沿着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西林寺,走进寺内,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一首诗《题西林壁》(课件出示古诗)。

师:《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览庐山时题写在庐山上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请同学们看古诗下的注释,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三、初读古诗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不但韵律优美、文笔隽永,更包含着深厚的文化精髓,所以我们应该多读、多背、多积累。

(生读,师指名读、齐读。)
师:多好的一首诗啊,谁能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朗读背诵,师指名背。
师:古诗背下来了,接下来我们干什么?(理解古诗的意思)
师:同学们平时都怎样理解?
(先理解一个字的意思再理解词、句,最后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
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四、小组讨论,自学古诗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古诗,思考一下作者是站在哪几个地方看庐山的?碰到不理解的可以查字典,小组讨论或请教老师。(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五、小组展示,理解古诗
师:学好了吗?你们在自学的过程中都有哪些收获和问题?
小组汇报学****成果。
你们的收获可真多啊,现在来讨论一个问题(课件出示):作者是站在哪几个地方看庐山?
(学生自由回答)
师:在这些地方看到的景色一样吗?从哪个字看出来。(各)
师:谁能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来。(指名读)
师:刚才我们讲的横、侧、远近高低总的来说是按什么顺序看。
(方位顺序)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图片)
师:现在你们就是诗人,还可能看到怎样的庐山呢?(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