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朝天子咏喇叭
一、 入
中国是一个 的国度, 自《 》起, 两 、六朝、唐宋元明清,到 在,将 些 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 城, 些 就像 城那 延不 。 歌是情感的 物, 不同的地点, 不同的 ⋯⋯都会 生不同的心情, 造出不同的 篇。今天就 我 来踏 古人的足迹, 推 名人心情,欣 名作之境界。
二、学 散曲《朝天子·咏喇叭》
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 ,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听了 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 甚么真共假?
眼 的吹翻了 家,吹 了那家,只吹的水尽 !
1
、作者作品介 :
作者王磐( 1470?— 1530?),字 ,号西楼,高 (今江 高 )人。他出身富家,但不喜豪 ,不 仕 ,雅好 曲,精通音律,著有《王西楼 府》。所作散曲清俊秀美, 言幽默,其中有些作品反映了明代不合理的社会 象和悲惨的 生活。
首散曲作于明代武宗正德年 , 它真 地反映了当 宦官装腔作 地丑 面目,同 也揭露了他 人民 来的深重灾 。
2
、听配 朗 。
3
、全体学生配 。
4
、学生 合注 着理解全 。
喇叭和 ,
曲儿 然小,腔 却很大。
官船来往乱糟糟,
全靠你来抬身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
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
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
又吹伤了那一家,
又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
5
、学生诵读全诗。
6
、品味全诗。
《朝天子·咏喇叭》 是明代王磐的一首以辛辣的讽刺手笔所写成的散曲。 明朝正德年间( 1506—1521),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头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 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 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儿”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 就给哪里带来灾难; “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 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 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 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道出了百姓的心声。
好的咏物诗一般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咏物维肖, 即咏什么要能抓住特征, 让读者相信确实是所咏之物; 二是要有所寄托,不是为咏物而咏物,而是通过咏物,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 三是咏物和寄托的关系要处理好, 即“不即不离”。 王磐的这首《朝天子·咏喇叭》就是符合要求的好作品。
首先看它咏得像不像。小令第一层说喇叭、锁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
这是喇叭最突出的特征, 一“小”一“大”的对比中, 也流露出作者的爱憎之情。
小令的第二层说喇叭、锁哪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 即为官方所用。
“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