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周易》研修游学心得
我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周易》研修游学心得》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同时访问更多关于“游学心得体会”精彩专题!
《周易》研修游学心得
《周易》研修游学已经结束七天,回顾收获颇多。
很早我就接触到《易经》,对《周易》只学她冰山一角占卜。直到15年冬才跟随李守力老师学习经学,16年夏《周易》学习群做助教,按时在群里主持发送课程,即使是有《周易诠释》与《周易密钥》文字版书籍,了解到公理化体系,也是懵懵懂懂,没有真正搞明白《周易》。
我作为志愿者,只参加了一天多的研修班课程,简单的方法,真实的演练,就胜过网上十年的寻觅苦求。李老师通过大衍之法筮得比卦,然后教大家学习比卦的象辞关系,一卦通,则六十四卦象辞原理皆通。
六爻关系法则是我们熟练掌握一个卦的基本法则,也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则,所有的学员通过六爻的演练,加上老师的点评精讲,所有人都基本掌握了《周易》体例。
六十四卦,每一卦分别象征某一事物、现象产生、变化与发展的特定时空背景,《易》例称时位。每卦六爻的变化,均在特定的时位中,反映事物发展到某一阶段的规律。因此,读《易》,不可不知时位(相对固定的位次:上爻为宗庙,五爻为天子,四爻为诸侯,三爻为三公,二爻为大夫,初爻为元士)。
很好地明白了爻象关系公理化体系,中,应,比,正,变,互。
卦象以本卦为主,以变卦、互卦为辅。本卦是体,变卦是用,再变还是自己。对照《说卦传》理解卦象。
我在场先后演练过比卦的初爻,二爻与五爻。
初六的爻象关系:不中不正,与六四敌应,与六二敌比。处于坤卦联盟之体,是坤卦的先锋。故曰:有孚比之,无咎。初六变,与六四相应,坤变震,比卦变屯卦。故曰: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
六二爻象关系:居中且正,与九五相应,与初六、六三敌比,是坤卦的主爻。因为六二中正,且六二与九五相应,符合比卦的卦德,故不变。
六二与九五相应,所以说是出自内心的亲近,六二既中且正,固守正道,故曰:比之自内,贞吉。是为不自失也。
九五爻象关系:比卦卦主,既中且正,与六二相应,与六四亲比(顺承),与上六逆比(上六乘刚)。九五变,比卦变坤卦,上下一统,有稳定之象。故曰: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在易友们的阐述过程中,老师说没有作用关系的两个爻不要去说,我们在社会中也一样的,不去关注没有意义的人与事,我们效率是否大大提高呢?
《易经》学习什么呢,非常的清晰了,经过老师的史实故事生动活泼泼的。
《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观象于天,得出时间的概念;观法于地,得出空间的概念。故卦有时又有位。
人为万物之灵,神明为灵,故通神明之德即是通达人之性,这相当于今之人文社会科学。
爻,交也。此说明爻是指人的右脑与未知信息的感通,感应道交谓之爻。
在范公亭公园,李老师讲,在信息存储载体层面,现代科技产品远不如古代的甲骨、竹简、宣纸寿命长,甲骨文能保存3500多年,竹简能保存2300多年,宣纸能保存1000多年,U盘不如纸板书籍耐用等。我对李老师的观点很有抵触情绪,结果回家后我的手机 崩溃,所有内容全部被动清空,我wifi也无故连不上了!这当下的一变让我感受到现代科技的脆弱!
后来我才意识到我当时是处于比卦六三的应景
六三不中不正,与上六敌应,与六二、六四敌比。处于坤卦联盟之体,有坤卦的卦德,跟随六二亲比。下互卦仍为坤。上互卦为艮,六三变,下坤卦变艮卦,艮为止,不能从上六,比卦变蹇卦,故曰比之匪人。
匪,通非。六三失其人,无所亲比应与,变卦为艮止(水山蹇卦),是孤山上的一个部落,所以哀伤。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这些象,都是破我的疑,我欢喜地接受并感恩。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呀。
在研修班上,越简单的人的象思维图越接近卦象,象我一样被所知障塞满的人只有画出简笔画了,我们真的得向孩子学习,向圣人学习,象思维是简单高度概括又集中的。明伦书院的孩子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