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从词意选择分析《道林·格雷画像》两个译本的忠实.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词意选择分析《道林·格雷画像》两个译本的忠实.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1/11/1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词意选择分析《道林·格雷画像》两个译本的忠实.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词意选择分析《道林·格雷画像》两个译本的忠实
 
 
许琳
摘要:“忠实”原则已被大多数译者接受并奉为首要原则,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人们也已将其视作最基础的要求和标准。但做到忠实也未必简单。英语和汉语的词语并非一一对应,一词多义的情况也并不少见,选择最符合原文、契合上下文的词意也是保证译文忠实的重要步骤。本文在对《道林·格雷的画像》的两种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实际翻译中具体词意选择的作用。
关键词:词意;忠实;道林·格雷的画像;译本分析
一、引言
作家写作的过程中,便是用语言展示出自己的思想。而译者翻译时,所追求的忠实,也是展示出作者的思想。但译者要透过作者的所写,看到译者的所想,这就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接下来,译者要用另一种语言,表达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几经辗转,意思的偏差或遗漏就有可能出现。译文读者也可能因此,追随着译者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误解。
因此由原著作者创作到译著作者吸收之间,有时会形成一个信息递减的过程。
对一个词语进行翻译时,不同译者或许会选择同一个词,或一对近义词。但也可能因原词的多义性和作者对上下文的不同理解而译成意义相差较大的词语。这时,读者的理解也会受到影响。
我们通常讲的忠实,即用译入语准确重现译出语的意思,避免偏离与歧义。
二、作者、译者及译本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19世纪爱尔兰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是其唯一的长篇小说,富有唯美主义色彩。
2017年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孙宜学译著《道林·格雷的画像》,是该小说的最新版译本,即下文中的“孙译”。
200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尔德作品集》中收選了黄源深译的《道连·格雷的画像》,即本文中的“黄译”。
三、译例及分析
1.“…There is a fatality about all physical and intellectual distinction,the sort of fatality that seems to dog through history the faltering steps of is better not to be different from ones fellows…”
黄译:“大凡相貌和才智出众的,都会在劫难逃,古往今来,这种劫数一直尾随着帝王们蹒跚的步履。我们和自己的同胞,还是没有什么区别好。”
孙译:“才貌超群者往往背负宿命的悲哀,纵观历史,这种宿命总是紧随帝王蹒跚的步伐。我们最好不要与自己的同类有别。”
这段话是画家感叹出色的人都要为上帝所赐予的特点付出代价。对出众的人们表示担忧,对平庸的人表示羡慕。从整部小说来看,此处伏笔将一语成谶。两位译者都较好地反映了艺术家的细腻情感和深刻思考。
但孙译的“同类”比黄译的“同胞”更符合语境,因为优秀、出色多是与同类、同行比较而显现出来的,与国籍关系不大,所以这里用“同胞”并不贴切。
2.“Yes,we are overcharged for everything should fancy that the real tragedy of the poor is that they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