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1
汉字(Hànzì)和书的故事
第一页,共20页。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yīn xū)。属于上古汉语,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yǐ jing)识别的约有2800多字。
第1页/共19页
第二页,共20页。
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做"字"
传说中哪些(nǎxiē)是可信的?哪些(nǎxiē)方面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小组内交流交流一下。
第2页/共19页
第三页,共20页。
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上古时期的中国及秘鲁印第安人皆有此习惯,即到近代,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mínzú),仍然采用结绳记事来记载信息。
第3页/共19页
第四页,共20页。
刻木记事(jì shì)
刻木记事,原始记事的一种方法(fāngfǎ)。当人类没有发明文字,或文字使用尚不普遍时,常用在木片、竹片或骨片上刻痕的方法(fāngfǎ)来记录数字、事件或传递信息,统称为刻木记事。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称木刻为“券契”、“契”。《列子·说符》: “宋人有于道得人造契者, 密数其齿……。”“齿”即木刻上的缺口或刻痕。中国青海乐都柳湾新石器时代墓葬(mùzàng)中出土40枚骨片,两边刻有缺口,即是记事或记数用物。木刻实物在敦煌汉简也有发现,其上写有文字,这种带文字的木刻便称“书契”。
第4页/共19页
第五页,共20页。
画图(huà tú)记事
原始人的记忆方法逐渐(zhújiàn)发展,到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图画文字。图画文字是用图画作为记事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它没有读音,画法很简单。常见的图画文字是各种具体事物,如人、庄稼、树木、各种工具、鸟、动物、日、月、山、水的形象等。
第5页/共19页
第六页,共20页。
这些记事方法(fāngfǎ)都有哪些不足之处
第6页/共19页
第七页,共20页。
鱼字的演变(yǎnbiàn)
甲骨文
金文(jīnwén)
小篆(xiǎozhuàn)
隶书
楷书
简化字
鱼
从“鱼”字的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第7页/共19页
第八页,共20页。
马字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jīnwén)
小篆(xiǎozhuàn)
隶书(lìshū)
楷书
简化字
马
马
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了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止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第8页/共19页
第九页,共20页。
这几组字有什么特点?古人是怎样造出这些字的?
你们能说说看看这些字分别像什么?
人 木 牛 册 眉
本 上 从 刃 中
从 休 暮 歪 掰
噪 澡 躁 燥 操
第9页/共19页
第十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