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买椟还珠文言文答案
6、五色交辉 交辉:(交相辉映) ..
二、翻译句子:
早晨的雾将要消失,猿猴、鸟雀胡乱鸣叫。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要消失了,潜游中的鱼也争着向上跳跃。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者。
三、1、对山川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2、首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突出了哪一个字?
3、本文最主要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
4、用文中的语言回答问题:
(1)表现了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 ) (2)表现了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
(3)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 )
《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
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一 常识:本文作者陶弘景,(清)代(文学)家。选自《白鹤堂集》,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
二 解释加点字。
1蜀之鄙有二僧鄙:边远的地方
2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为:做
3、吾欲之南海 之:到;往
4、子何恃而往 恃: 凭借
5、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买舟:雇船
6、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7、以告富者 以:相当于“把”,“拿”,“将”
8、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顾:还;反而
三 翻译句子
1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贫穷的和尚对富有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
2不能成功。你凭什么去(那儿)呢?
3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到了第二年,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那儿的情况告诉了富有的和尚,富有的和尚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5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人立志,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境的那个(贫穷的)和尚吗?
四、富和尚不能到达南海的原因是什么?这则故事和作者要讲的道理有什么关系?文中哪几句话表现了这种关系?
答:富和尚不能到达南海的原因有:不立下远大的志向,不付诸于实践,过度注重客观条件。对作者要讲的道理起到了说明作用。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俶,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一、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为木兰之柜。为:做
②辑以羽翠。 辑:同“缉”,连缀。
③未可谓善鬻珠也。 鬻:卖
④缀以珠玉。 缀 :连接,装饰
二、说说本文所包含的寓意:不要本末倒置,要分清主次。
四、“买椟还珠”的意思是 :不要本末倒置,要分清主次。
作者的原意是: 讽刺那些 :本末倒置、主次不分的人。
这是从:(人物)的角度来说的;我们还可以从(故事情节)的角度将寓意理解为(不要喧宾夺主)。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一、 常识。
1 本文选自西汉时期刘向编的《战国策》。
2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祭祀)(赏给) ..
2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 (互相说)(几)(酒) ....
3 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拿起)(将要)(就)(拿着) ....
4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本来;原本)(怎么能) ...
5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给)(失掉) ..三 翻译句子
1
2
3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
4
三 启示:不要多此一举,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可而止。
《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
死,,处士逃.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韩非子》
二、词语解释:
1、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命令)(一定;总是;必须) ..
2、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请求)(给)(同“悦”高兴)(用) ....
3、湣王立,好一一听之(继承王位)(喜欢) ..
三、翻译句子: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