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一杯水与一桶水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这是教育圈 子中的行话,流行了很久的时间。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理 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对那“一桶水”,就有了些个疑 问。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的原义,也许 是说教师应该比学生多一些知识,或者说,教师原本就应该 比学生知识丰富。在知识文本化的时代,你读的书装了五车, 你的学识就很富有,所谓学富五车。现在知识爆炸,知识以 文本非文本的形式迅速地产生、传播、更新,社会进入学习 化时代,获得知识除了从教师那里,更可以从教师以外。孑L 子所云“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已是普遍的事 实。
问题是,有的教师把他的那“一桶水”当成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神泉”,以为从师范学校装来的那桶水可以用 到退休而不馊。还有的教师以为有了 “一桶水”足以对付
“一杯水”,甚至认为对付“一杯水”根本用不了 “一桶 水”。这是典型的教书匠思维,他们没有看到“一桶水”与
“一杯水”关系的本质,也没有看到这杯与杯、桶与桶是不 同的,当然也不会去思考水的质量 。
时下课堂教学中最大的缺陷是教师照本宣科, 考什么教
什么,一切依据“标准”去做。“教参”、“教案汇编”、 “名师授课实录”、“课件库”让上课成为“傻瓜机”时 代。现成的东西多了,教师反而不会上课了,加上评价机制 的问题,教师就不再需要个人风格了。评职称才想到要写论 文,写论文才知道应当看一看别人的论文,看了别人的论文 才知道自己……这种情形真是可怕。
媒体说现在的教师不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