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1
中国(zhōnɡ ɡuó)的传统美食
第一页,共48页。
3、重味:中华烹饪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gòuchéng)各种菜系的基础。
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xiāng shēng xiāng kè)、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第2页/共48页
第二页,共48页。
美食(měi shí)与美器
远古十代,人类的饮食生活,无所谓美食,亦无所谓美丽器。林非子《五猛》说:“J—古之此……民食果顽蚌姑,腥臊恶臭而伤害胺胃,民多疾炳”。说明先民(xiān mín)只是“茹毛饮血”、生吞活剥地生食。
第3页/共48页
第三页,共48页。
诗人(shīrén)牧:“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铅共间,方觉生色
第4页/共48页
第四页,共48页。
北京:北京烤鸭、涮羊肉、仿膳宫廷菜、六必居酱菜、王致和臭豆腐。
上海:浦东鸡、盐水火腿、熏火腿、猪肉灌肠、蜜饯、五香豆、鸡肉灌包、三黄鸡、鸡鸭血汤、油炸臭干子、大闸蟹。
天津: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
重庆:赖汤圆、山城小汤圆、担担面、龙抄手、熨斗糕、珍珠圆子、鸡味锅贴、荷叶软饼、萝卜丝饼、凤尾酥、金鱼饺、玉兔饼、玲珑鱼脆羹、三色凉糕、香麻麻品酥、重庆火锅、板鸭、金钩豆瓣酱。
广州:开煲狗肉、炒田螺(tiánluó)、烧鹅、叉烧包、虾饺子、沙河粉、烤小猪、金丝烩鱼翅、豹狸烩三蛇。
武汉:武昌鱼、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棉花糖、老大兴鲴鱼。
第5页/共48页
第五页,共48页。
杭州:杭州煨鸡、西湖醋鱼、幸福环、猫耳朵、虾爆鲒鳝面、肉粽、油渣面。
苏州:春卷、酱鸡、酱汁肉、樱桃肉、松鼠桂鱼、糕团。
大连:鲍鱼、海参、螃蟹、红烧海味全家福。
沈阳:熏面大饼、老边饺。
济南:糖醋(tánɡ cù)黄河鲤鱼、奶油浦菜、清汤燕菜。
青岛:高梁饴、奶油气鼓、奶油花生糖、酱什锦菜。
桂林:马肉米粉、鸳鸯马蹄、尼姑面、珍酱脆皮猪、南乳肥羊。
兰州:白兰瓜、高三酱肉、热冬果、千层油饼、臊子面、空料果、八宝蜜食、杂肝汤。
成都:夫妻肺片、担担面、麻婆豆腐、麻辣烫、肥肠粉、抄手、三台泥、麻辣兔丁。
第6页/共48页
第六页,共48页。
全聚德
一炉百年(bǎinián)的火,铸成“全聚德”的美味。那枣红油亮的色泽,皮脆肉嫩的风味,至今难以忘怀。 全聚德开业于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店主杨全仁早年只是经营生鸡生鸭的小商贩,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看准时机,倾囊而出买下了前门大街肉市倒闭的“德聚全”干果铺的铺底儿。杨全仁雇请了几位山东名厨,利用宫廷御膳房流传出来的“挂炉烤鸭”技术精制烤鸭。于是全聚德烤鸭拉开了辉煌的序幕。那块百年(bǎinián)的金字老匾,极具传奇色彩,失踪十三年之后,失而复得。
第7页/共48页
第七页,共48页。
古今(ɡǔ jīn)五大名宴
满汉全席:满汉全席是满汉两族风味肴馔兼用的盛大宴席。清初满人入主中原,满汉两族开始融合,皇宫市肆出现满汉并用的局面。满汉全席是清代满室贵族、官府(guānfǔ)才能并举的宴席,一般民间少见。规模盛大高贵,程式复杂,满汉食珍,南北风味兼有,菜肴达300多种,有中之最的美誉。
孔府宴:
孔府是孔子诞生和其后人居住的地方。典型的中国大家族居住地和中国古文化发祥地,历经两千多年长盛不衰,兼具家庭和官府(guānfǔ)职能。孔府既举办过各种民间家宴,又宴请过皇帝、钦差大臣,各种宴席无所不包,集中之大成。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的最高规范,宴饮是“礼”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孔府宴礼节周全,程式严谨,是中的典范。
第8页/共48页
第八页,共48页。
全鸭席
首创于北京全聚德烤鸭店。特点是宴席全部以北京填鸭为主料烹制各类鸭菜肴(càiyáo)组成,共有一百多种冷热鸭菜可供选择。用同一种主要原料烹制各种菜肴(càiyáo)组成筵席是中有:天津的全羊席、上海全鸡席、无锡全鳝席、广州全蛇席、苏杭全鱼席、四川豆腐席、西安饺子宴、佛教全素席等等。
文会宴
文会宴是中国古代文人进行文学创作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形式自由活泼,内容丰富多采,追求雅致的环境和情趣。一般多选在气候宜人的季节和风景优美的地点。席间珍肴美酒,赋诗唱和,莺歌燕舞。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学和艺术作品都是在文会上创作出来的,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在兰亭文会上写成的。
第9页/共48页
第九页,共48页。
烧尾宴
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盛行于唐代,是中国欢庆宴的典型代表。“烧尾”一词源于唐代,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