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肿瘤化疗病人的护理讲课.ppt

格式:ppt   大小:2,197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肿瘤化疗病人的护理讲课.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1/19 文件大小:2.1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肿瘤化疗病人的护理讲课.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肿瘤化疗病人的护理讲课
第一页,共55页
肿瘤综合治疗
超声热疗
手术治疗
局部治疗 三大治疗手段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全身治疗 生物治疗 疗效有待研究
中医药治疗 辅助、调节治疗
第二页,共55页
化疗药物的作用
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增生活跃的骨髓、胃肠道粘膜、生殖细胞、毛发和肝、肾等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据美国的统计,因化疗副反应及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率为3%~10%。
第三页,共55页
化疗前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中性>,血小板>8万
尿常规
肝功能
肾功能 血肌酐
24小时肌酐清除率
第四页,共55页
化疗前检查
胸片 肺功能(包括弥散)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心肌酶(必要时)
蒽环类至少每3月重复UCG,但是接近终身剂量时每疗程都要检查一次
影象学
肿瘤标记物
第五页,共55页
药物外渗的表现
局部刺激性
主要表现为血管外渗漏和化学性静脉炎,抗肿瘤药物渗漏后可局部应用相关解毒剂缓解疼痛,避免溃疡形成,促进损伤的恢复。化学性静脉炎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主要依靠预防。
第六页,共55页
根据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类:
红热型:沿静脉血管走向区域发热、肿胀及 疼痛;
栓塞型:沿静脉走向处变硬,呈条索状硬结;外观 皮肤有色素沉着;血流不畅伴疼痛;
坏死型:沿静脉穿刺部位疼痛加剧,皮肤发黑坏死甚至深达肌层。
第七页,共55页
药物外渗
外渗易引起皮肤损害的药物
各种植物类化疗药,如VP-16,泰素、盐酸拓扑替康 。
抗生素类化疗药,阿霉素(ADM)、表阿霉素( EPI)、博莱霉素(BLM)
抗代谢类药物,5-FU、甲氨喋呤(MTX)
最易引起皮肤损害的药物是蒽环类药物(ADM、EPI),也是最严重的
诺维本(盖诺)
第八页,共55页
药物外渗的预防
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首选前臂血管
尽量避开关节部位
尽量避开组织少的部位
用药前首先检查血管的通畅性,是否回血及疼痛
用完该化疗药时也应该进行冲管
尽量应用picc管
第九页,共55页
药物外渗的处理
即刻停止应用该化疗药物,制动并保留针头,回抽残留药物,注入皮质激素
局部封闭:普鲁卡因+生理盐水+地塞米松
冰袋冷敷局部,24小时
外用药膏:喜疗妥
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
严重的皮肤损害需要请骨科和整形外科协助处理
第十页,共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