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doc

上传人:山清水秀教育 2021/11/19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1 / 11
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
【适应证】
1.大、小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可伴有交通支瓣膜关闭不全而深静脉通畅且瓣膜功能良好者;
2.大、小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可伴有交通支瓣膜关闭不全而深静脉通畅且瓣膜功能轻中度不全者为相对适应证。
【禁忌证】
1.深静脉堵塞者;
2.深静脉瓣膜功能重度不全者;
3.全身状况差而不能耐受手术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取仰卧位,悬起患肢。充分消毒整条腿、会阴和下腹部,铺无菌
巾。
2.在患肢腹股沟韧带下股动脉搏动内侧 处做一纵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大隐静脉根部。另在内踝前做 长横形切口,显露大隐静脉远端。
3.于大隐静脉根部分离结扎切断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旋髂浅静
脉、会阴浅静脉和腹壁浅静脉,于距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 处钳夹切断大隐静脉,近心端结扎或缝扎。切断内踝处大隐静脉,远端结扎。
4.于内踝处大隐静脉近心端置入适当大小剥离器,尽量向腹股沟方向送
入,如在中段受阻,可在该处另做一 大小切口,显露并切断静脉。用粗
线将静脉远端与剥离器扎紧,顺行抽剥大隐静脉。同法逐段向上剥离整条大隐
静脉主干。如在抽剥大隐静脉时,发现某处有较大阻力时,常表示该处有较大
1/11
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11 / 11
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分支或交通支,可在该处另作一小切口,将其分支或交通支结扎、切断。不能置入剥离器而团块的静脉团,可另做小切口局部切除曲张静脉团。
5.逐层缝合各皮肤切口,切口覆盖敷料后,自足部至大腿根部用弹力丝带包扎,术后抬高患肢。
腹股沟疝疝环充填式无 xx 疝 xx
【适应证】
腹股沟疝病人尤其老年病人、复发疝和腹壁缺损区较大者。
【禁忌证】
1.全身主要系统有严重病变无法耐麻醉和手术者。
2.伴有较严重的引起腹压持续升高的病变如腹水、严重哮喘等。
3.手术部位有皮肤病或感染者。
4.未成年的儿童。
5.未控制的全身性潜在感染、糖尿病未得到良好控制、化疗后或大剂量激素使用期间免疫能力低下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常规术野消毒铺巾,取腹股沟韧带上方 2cm 斜切口,自腹股沟韧带中点至耻骨结节,长约 6~8cm。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和腹股沟浅环。
2.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和腹股沟浅环,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
经,腹外斜肌腱膜下方作钝性分离,向上显露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腱弓,向下显露腹股沟韧带和髂耻束。
3.切开提睾肌,找到疝囊,将疝囊与精索及血管分离,向上高位游离疝囊至腹股沟管内环,显露腹膜外脂肪,将疝囊经腹股沟内环送回腹腔。疝囊较大
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3 / 11
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2/11
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11 / 11
临床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者则横断之,远端旷置,近端结扎后经内环送回腹腔。内环处缺损过大者,可间断缝合腹横筋膜,缩小内环。
4.将网塞置入内环,并用 Prolene 缝线将网塞外缘与内环边缘缝合固定,一般缝合 4 针。
5.充分游离精索,将 5*10cm 大小人工网片置入腹外斜肌腱膜下方,腹内
斜肌和腹横肌浅面,网片修剪一圆孔,将精索自该圆孔中引出。用 Prolene 缝线将网片分别与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内侧、联合腱缝合固定。
6.网片前方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口,留约小指尖大小空间容精索通过。
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阑尾切除术
【适应证】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伴穿孔合
并局
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
2.小儿、老年人的急性阑尾炎;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妊娠早期( 3 月内)宜早期手术、妊娠中期及晚期一般也需手术、预产期及临产期发生急性阑尾炎严重的也应手术;
4.多数慢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者;
5.阑尾周围脓肿经切开引流或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