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草堂寺导游词(完整版).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草堂寺导游词(完整版).doc

上传人:ielbcztwz24384 2016/7/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草堂寺导游词(完整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草堂寺导游词草堂寺导游词草堂寺位于西安市西南 25 公里处的南秦岭圭峰北麓,今户县草堂营村。草堂寺是后秦时( 401 年) 御苑逍遥园内的一小部分, 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高僧、四大翻译家之一的鸠摩罗什来长安时居留译经之处。十六国前秦国王苻坚派大将吕光伐龟兹( 今新疆库车一带) 迎鸠摩罗什, 后秦国主姚兴建逍遥园, 迎鸠摩罗什入园中草堂寺译经讲经。来到这里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鸠摩罗什这位伟大的翻译家。鸠摩罗什祖籍印度,出生于中国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 。他生来聪明异常, 人称圣童。他 7 岁随母出家,博通经典,精通经藏、律藏、论藏, 被尊为三藏法师。公元 401 年,鸠摩罗什儿经周折被后秦王姚兴以国师之礼迎请到长安。鸠摩罗什居住在逍遥园内,和沙门 3000 余人翻译梵文经典 97 部, 427 卷。这是我国第一次用中国文字大量翻译外国经书。由于他既通梵语, 又精汉文, 所以所译的经书受到八方称, 被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由于当年的译经场地是一座构造简单的堂屋, 以草苫盖顶, 所以起名草堂寺。唐代高僧宗密住持寺院时, 一度易名为栖禅寺, 后又恢复原名。鸠摩罗什是玄奘之前译经成就最显著者, 不仅在所译经论的内容上, 第一次有系统地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 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变过去朴拙的古风, 开始运用达意的译法, 使中土主要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 而为义学方面开辟了广泛的园地。鸠摩罗什以虔敬热忱的态度译经, 曲人方言, 趣不乖本, 再考虑到中土诵习者的要求, 在传译上或增或减, 务求达意, 特别在传译富有文学趣味的大乘佛典《德华》、《维摩》、《大智度》等经时, 除力求不失原意外, 也注意保持原文的语趣。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译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这三论在当时十分盛行, 后称三论宗, 鸠摩罗什则是这一宗的开山鼻祖。他在这里还曾译成实论, 当时也普遍弘扬, 后称成实宗。鸠摩罗什所译的经论涉及中国佛教十宗说的八宗, 所以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印文化交流贡献很大。三论宗在唐时又传入日本, 因此鸠摩罗什在日本佛教界也享有盛名。鸠摩罗什一生致力于传译, 其译文广为中土人士所乐诵, 对后来的佛教文学影响颇大, 更有功于大乘根本教理的移植和弘传,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鸠摩罗什于公元 413 年圆寂后葬于草堂寺。现草堂寺中存有珍贵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石色灿烂,玉润夺目。很遗憾这座塔已不是当年所造,应为唐代追刻。塔高 23米, 八面 12层, 是用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赭紫及灰色共 8 种颜色的玉石雕刻镶拼而成,因而俗称八宝玉石塔。塔下层浮雕须弥山座, 三层云台刻蔓草纹, 中有八角形龛和阴线刻出的佛像, 上有雕出屋脊飞檐的顶盖, 雕造技巧纯熟精练, 堪称稀世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