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与规则约束.pdf

格式:pdf   大小:1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与规则约束.pdf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11/21 文件大小:1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与规则约束.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与规则约束

我国从2005 年起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如何理解财政政策从“积极”向“稳
健”转型的必然性、及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涵,本文从相机抉择与政策规则约束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简
要分析。

一、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成功实践

财政政策一般分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自动(内在)稳定的财政政策”两大类。前者根据宏观
经济不同情况和对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又分为扩张性(又称积极)、平衡性和紧缩性三种财政政策。其
中平衡性(又称中性)财政政策通常指维持财政收支大体平衡,不影响总的社会需求状况,既不新增政
府支出和增发国债或减税,人为地进行扩张;也不降低政府支出或增税,人为地制造紧缩。自动稳定器
是指税收(主要是所得税等直接税)和政府部分支出(如失业保障与社会救助等转移支付)的自动稳定
功能。中性财政政策与自动稳定器属于不同政策类型。前者是当局的积极行为,可以在不影响总需求情
况下,对财政收支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和对冲性政策组合;而后者是当局真正的“不作为”,让财税制度自
动发挥平抑经济周期的作用。
在我国1993 年和 1998 年两轮宏观调控措施中,“逆经济风向而动”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在熨平经济
周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成功的经验。1993 年到 1997 年主要是治理通货膨胀,实施适度从
紧(即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宏观经济运行形成了“高增长,
低通胀”的良好局面。1998 年以来主要是应对通货紧缩,实施积极(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
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增加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特别是投资性支出)等来扩大需求,通过调整税
收政策来刺激需求,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来改善居民消费心理预期。这对带动投资、刺激消费和促进
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003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并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但另一方面,又
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一是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煤电油运供求紧
张,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出现经济局部过热;同时,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减产,
粮价逐步攀升,带动居民消费品价格的明显上升,通胀压力逐渐加重。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能源、
交通、农业、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许多薄弱环节,经济又并非全面过热。尽管及时采取了一系
列宏观调控政策,避免了经济出现大波动;但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主要表现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的机制尚不稳固,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很大,能源、运输等瓶颈约束依然突出,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增
加。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质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当通胀逐渐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压力时,继续实施
这一政策,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甚至易于形成逆向调节;不利于减缓通胀趋势,而且易
于加剧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程度,加大经济健康运行的风险和阻力。再加上目前投资规模很大,税收保
持较快增长,也为调整财政政策取向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财政政策从